1、综合题 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P城市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style="shiti/img/20090804/20090804144236001.jp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1)说出P城市主城区的城市道路网的优点。
(2)P市计划在A、B两处布局港口和旅游度假区,请给出合适的布局方案并简述理由
(3)P市还计划在①、②、③、④四个地点中选择一处布局化工区。诸你给出合理的布局方案,并简述理由。
(4)分析P城市滨海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对P城市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答案:(1)环形有利于缓解市中心交通拥堵;放射式有利于加强城市中心区与外界的联系。(2分)
(2)A处为旅游度假区,B处为港口。(6分)
①?因为该处有大面积沙滩,环境优美。②该处等深线密集,水域较深,航行条件好;
②?存在较大的空地,发展空间较大;④地形较平坦,有利于建设。
(3)④处。理由:①附近有盐场,接近原料地;②位于盛行风的垂直方向的郊外,不会给居民区带来污染。(3分)
(4)①解决城市化问题;②推动了城市建设和发展;③成为P市新的经济增长点;④促进了对外开放和对外联系,对推动P市成为国际化城市发挥了重要作用。(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发展。(1)图示城市的道路网主要为环形和放射状,依次分析即可。(2)A位于沙滩沿海,风景优美,适宜建旅游区,B地区等深线密集,水深,靠近城市,适宜发展港口。(3)化工厂生产有大气污染、水污染,主要从减少对城市的环境污染考虑。(4)城市新区的意义主要从分散中心城市的职能,促进经济发展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美国西部城市圣佛朗西斯科(旧金山)的唐人街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历史因素
B.经济因素
C.行政因素
D.社会因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因素与郊区城市化的形成无关的是( )
A.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B.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
C.农业现代化使农业人口逐渐减少,城市人口增加
D.城区与郊区交通网络更加便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促进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原因是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城区与郊区交通网络更加便捷。所以与之无关的是C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广州市发展成为特大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A.气候冬温夏热
B.地处珠江三角洲
C.土壤肥沃
D.有便利水陆交通条件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城市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地理区位(山脉、河流、湖泊、海洋、气候等)、经济地理区位(交通、城市、工矿企业、商品农业基地)、政治文化地理区位(政策、军事、宗教、旅游、科技等)。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特大城市中主要发展二、三产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小,故B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3分)
材料一:

材料二:江苏省无锡市工业经济稳立中国十强城市之列。近年来,无锡进一步借助“飞地经济”,在省内外建设多个工业园区,使无锡经济的触角伸向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成为当地经济重要的支点。2008年,无锡工业园区在安徽省郎溪县经济开发区落户,目前园区内700多家企业发展势头迅猛。
材料三:江苏省无锡市和安徽省郎溪县位置示意图(下图)。

(1)据材料一分析,无锡市人均耕地的变化趋势是?。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有?,近几年来无锡市城市化水平的变化特点是?。(5分)。
(2)郎溪成为无锡企业发展的重要“飞地”,其实质是产业?现象,无锡企业到郎溪落户的主要原因有?。(4分)
(3)众多企业落户郎溪对该地发展有哪些影响???(4分)
参考答案:(13分)
(1)不断减少(1分)?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城市面积不断扩大。(2分)?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09—10年上升迅速(2分)
(2)转移(1分)?无锡和郎溪地理位置相近;交通便捷;郎溪土地价格低;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政策优惠等。(3分)
(3)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参与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加快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可能加剧环境污染。(4分)
本题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无锡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据材料一可知,无锡市人均耕地在不断减少。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有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由无锡市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可知:近几年来无锡市城市化水平的变化特点是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其中09—10年上升迅速。
第(2)题,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由材料二可知,郎溪成为无锡企业发展的重要“飞地”,其实质是产业转移现象,无锡企业到郎溪落户的主要原因有无锡和郎溪地理位置相近;交通便捷;郎溪土地价格低;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政策优惠等。
第(3)题,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众多企业落户郎溪会推进该地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参与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加快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可能加剧环境污染。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明确城市化过程的特点,知道产业转移的原因与产业转移对企业迁入区的影响,学生结合课本所学即可作答,另外本题也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