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四)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地图。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天宫一号”飞行器于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正常运行时绕地球一圈需要90分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天宫一号”两次位于近地点的空间位置不变,时间间隔为90分钟,在此期间,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了22.5°,若此次地球上0°经线刚好正对着近地点,则“天宫一号”绕地球一周后,0°经线以西22.5°的经线即22.5°W经线刚好正对着近地点,此时157.5°E刚好正对着远地点。
【小题2】此时为9月29日,接近秋分日。西欧和北欧纬度高,该地的人们在冬季时大批前往地中海地区旅游;我国内蒙古高原东部草木逐渐枯黄;南极臭氧层空洞范围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赞比西河流域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该地夏季时降水较多,盐度较低,此时为春季。
考点:地球运动的特点、区域自然环境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中,虚线MH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该图表示北半球②该图表示南半球③MH为晨线④NH为晨线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小题2】此时,北京时间为7月 ( )
A.6日12时
B.7日12时
C.6日24时
D.5日24时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和时间问题的综合分析。
【小题1】根据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应为6时或18时,而阴影部分为7月6日,与非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则两条分界线应为0时或180°,结合M、N点的6点和18点的分布,判断E点所在经线为0时。而7月份,北极地区应有极昼现象,而南极地区应有极夜现象,结合图示E点所在经线为0时,则判断E点经线所在一侧为夜半球,故图示为南半球,则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则顺着自转方向HM即将进入夜半球,为昏线,而HN即将进入昼半球,为晨线。
【小题2】根据图示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阴影部分为7月6日,E点所在为0时,则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而F点所在经线为180°,则E点所在的经度为60°W,计算北京时间为7日的12时。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 )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乙>丁>甲
D.丁>丙>乙>甲
【小题2】若图中丁地为极昼时,图中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乙>甲>丙>丁
D.丁>丙>乙>甲
【小题3】若图中丁地为极夜时,图中四地黑夜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序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乙>丁>甲
D.丁>丙>乙>甲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读图,根据四地的纬度高低,自转线速度甲>乙>丙>丁,A对。
【小题2】图中丁地为极昼时,北极圈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仙递减。读图,图中四地距北回归线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所以由大到小是乙>丙>甲>丁,B对。
【小题3】若图中丁地为极夜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四地中与南回归线纬度差越大,黑夜越长。读图可以判断,图中四地黑夜由长到短是丁>丙>乙>甲,D对。
考点:地球自转、公转的意义,正午太阳度,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虚线表示初始运动方向,实线表示实际运动方向)中,正确表示北半球物体水平运动的是( )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的差异: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注意结合图示应面对原始运动方向来看实际运动方向,故②③表示北半球的水平运动偏转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的差异,并注意结合偏转方向的判断方法:面对原始运动方向为前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交通运输与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