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球与地图》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2020-03-17 05:20:50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读图, 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图幅面积相同的,比例尺越大平均坡度越大;图中左图比例尺大,故排除C、D选项;①②两地中,②地的等高线密集,故②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 考点:该题考查比例尺及坡度。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
1.如果在图中由甲至乙绘制一幅地形剖面图,其中最低处的海拔高度可能为2.如果乙地在丙地的正西,则丁地在甲地的 A.250米 B.300米 C.260米 D.320米 E.西北 F.东北 G.西南 H.东南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分析。 1.图示甲乙之间的地形剖面图经过的最低等高线为两条300M等高线,图示等高距为50M,故判断最底处的海拔低于300M,高于250M。 2.根据乙地在丙地的正西方向,可建立直角坐标系指向标,据此判断丁地在甲地的方向。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世界某地蒸发耗热年总量分布图(千卡/厘米2年),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数值比周围地区高的原因是 ①位于迎风坡,降水多 ②位于背风坡,气温高 ③海拔高,蒸发弱 ④受暖流影响大2.关于图中①②③④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E.①地在一年中蒸发耗热最大时期出现在6-8月 F.②地数值低是因为距海远,降水少 G.③海洋比陆地高是因为海洋气温高,蒸发强 H.④地数值低是明显受到寒流的影响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较难,很多学生对影响蒸发耗热的大小因素不明白,解题关键是对蒸发耗热的理解,明白实际水分蒸发量大的地区蒸发耗热就大。 1.根据经纬度可知图中甲地位于巴西东南部,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受巴西暖流影响,导致蒸发耗热年总量比周围地区高。 2.①地属于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在一年中蒸发耗热最大时期不会出现在冬季的6-8月,②地数值低是因为处于背风坡,降水少,③海洋比陆地高是因为海洋水分充足,实际蒸发量大,④地数值低是明显受到寒流的影响,降水量少,水分的蒸发量小。 考点:该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和蒸发耗热的特点。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1.如若在图1中甲、乙、丙、丁四处设立森林火情瞭望点,比较合适的是2.如若在图中断崖处设立一个旅游景点,以下几个选项合适的是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E.在崖顶设立惊险蹦极 F.在崖底看飞流瀑布 G.在崖顶看云海日出 H.在崖顶和崖底架索道看瀑布全貌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森林火情瞭望台要求位置高视线范围远、宽,尽可能减少盲点区域,结合四个选项丙处最适合。 2.在图中断崖处设立一个旅游景点可以在崖顶设立惊险蹦极。断崖处没有流水,没有形成瀑布的条件,不能在崖底看飞流瀑布;在崖顶和崖底架索道,看不到瀑布崖顶位置;不是该区域最高点,不宜看云海日出。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分析。 点评:难度较大。本题还可以结合局部地形的分布,判断自然灾害的发生区域和区域的环境保护、综合开发等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面是某海域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直线PQ为昏线。完成问题。
1.图示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是:2.当PQ线与经线的夹角为一年中最大时: A.18:20 B.1l:20 C.6:20 D.23:20 E.我国北方沙尘暴频发 F.黄河科考站的科学考察活动最活跃 G.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H.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向南迁移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1.从经纬度位置和沿海地区降水量少的特点,可以判断陆地部分为南美洲,经线为西经80度,赤道上永远18点日落,西经80度与赤道的交叉点处为昏线经过的地点,所以地方时为18点,国际标准时间为0度经线所在的地方时,即为23:20。 2.当PQ线与经线的夹角为一年中最大时,北半球的昼最长,夜最短,为6月22日,我国北方已经进入雨季,没有沙尘暴发生;北极地区的黄河科考站,处在白昼最长的季节,最有利于科学考察;此时地球公转在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非洲赤道以北的热带草原正为湿季,南半球为干季,动物向北迁移。
本题难度: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