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14分)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其中甲村落多明清古建筑,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主干道的流向是 (2分)
(2)甲村庄为图示区域内最大的村落,简析其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6分)
(3)某摄影爱好者想拍摄一张古村落全貌,在ABC三地应选取 地点,简述理由。(6分)
参考答案:
(1)由东南流向西北(2分)
(2)地形平坦开阔;河流流经,水源充足;位于河流交汇处,且有省道经过,对外联系方便(6分)
(3)C 视线通透(没有地形阻挡)(6分)
本题解析:
(1)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结合图中指向标判断,河流主干道由东南流向西北。
(2)读图,甲村地形平坦开阔,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位于河流交汇处,且有省道经过,对外联系方便。有利于村落的形成和发展,所以规模大。
(3)选取地点应视线通透,没有地形阻挡。A与村落间有一山脊阻挡,B与村落间有一小山顶阻挡,不合适。只有C地,没有阻挡,拍摄效果好。选C地。
考点:等高线与河流流向判断,聚落形成发展的条件,等高线图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为我国某地区及其该地区近三十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数据图,完成下题
1.该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对河流的影响是2.为更加合理地开发农业资源,该地区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B.河流含沙量减小
C.河流流域面积增大
D.河流汛期缩短
E.退耕还林还草,防止土地沙漠化
F.实施开荒造田,建成商品粮基地
G.大力治理低湿洼地和盐碱地,发展生态农业
H.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发展立体农业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农业与生态环境问题。
1.结合表格从1978年到2008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反映:耕地比重下降;林地比重上升;草地比重略有上升;荒地面积减少,故推理该地区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植被覆盖率有所上升。故B项正确。
2.结合当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故应充分利用山区各类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大农业。A项防止土地荒漠化错误,当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B项实施开荒造田将导致植被破坏,加重水土流失;错误。C项低洼地、盐碱地治理是华北地区国土整治的重点;错误。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所示区域工业发达。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甲国是西欧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原因主要是( )
①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②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
③领土面积大 ④河流多、水源充足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小题2】近年来,乙国的部分钢铁公司将炼钢高炉从鲁尔区搬迁到丙国的海边,其主要目的是( )
A.就近获得进口的大量煤炭
B.就近获得进口的铁矿石
C.接近消费市场,便于出口产品
D.减少污染,保护城市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