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某地等温线图,回答:

1.影响图中A、B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③海陆位置?④地形?⑤洋流2.形成C岛东侧气候的因素有
①纬度较低?②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影响
③受东南季风影响?④受东南信风影响
⑤受暖流影响?⑥受寒流影响
⑦位于迎风坡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④⑤
E.①②
F.①③⑤⑦
G.①④⑤⑦
H.①④⑥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是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和下垫面状况,因两地纬度相同,故导致两地气温不同的原因只可能是下垫面的原因,两地地形相近,故只能是海陆位置和洋流。C岛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原因是因纬度较低,全年受来自暖流上空的信风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混淆季风和信风。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关于图中固体降水等值线说法,正确的是

A.A处等值线向南突出主要受地形影响
B.A处等值线向南弯曲主要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C.B处等值线闭合主要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D.B处固体降水占全年降水百分比可能是10%~20%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图示地区为欧洲西部。从等值线可以看出:A处向南突出,由经度可知是乌拉尔山,是地形影响的结果,A正确,B错;B处等值线呈现闭合状,是欧洲南部阿尔卑斯山影响,C、 D错。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全球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是________________(1月或7月)的等压线分布图,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季节,影响冰岛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 ,北印度洋海区表层洋流呈_______ 时针方向运动,伦敦的天气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甲地野生动物有大规模迁徙现象。此季节,野生动物已迁往________________ (南或北)半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东亚季风的形成及其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1)1月;北半球大陆上出现高压(或赤道低压带南移,或根据风向如东亚地区吹偏北风来判断,答案合理即可)
(2)低压(气旋);逆 ;温和多雨(多阴雨)
(3)南;此季节太阳直射在南半球,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幅合带)亦随之南移,并带来丰沛降水,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吸引动物南迁(或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进入雨季,植物茂盛)
(4)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导致海陆间气压中心的季节转换,并造成盛行风?向的季节变化,从而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
有利影响:季风气候面积广大,类型多样,为农业生产的多种经营提供的便利条件;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高温多雨,水热条件好,利于农作物生长
不利影响:受季风早晚及强弱的影响,雨水变率大,易发生旱涝灾害;(如答:冬季,寒冷?干燥,寒潮频发,对农业生产易形成冻害。也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②____,③____,④____,⑥____。
(2)⑤、⑦两地的垂直距离为_米,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_千米。
(3)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用数字表示)。
(4)计划把水从A水库调到C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为什么?
参考答案:(1)?②陡崖?③山谷?④山脊?⑥鞍部?2
(2)11? 4.6?2
(3)1:100000? 1
(4)? AC?因为A处比C处高,引水顺势下流,而B处比C处低,往高处引水较困难。? 2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分析。(1)图示②处几条等高线重合,判断为陡崖;③处等高线“凸高为低”,判断为山谷;④处等高线“凸低为高”,判断为山脊;⑥处为两个山峰之间,为鞍部。(2)图示⑤⑦的海拔高度分别为568M、557M,故可计算相当高度。利用图示的比例尺,图示1cm表示实际距离2KM,判断图示2.3cm,表示实际距离4.6KM。(3)比例尺放大2倍,即1:200000*2为1:100000。(4)调水线路应从高处调水,则可自流引水。(6)图示②处为陡崖,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为(n-1)d≤h<(n+1)d。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区域为我国南方某丘陵地区,图中两条小河的流量相当。读图文资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区域最适宜种植
A.水稻
B.茶树
C.甘蔗
D.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