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等值线图》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A.Ⅰ>Ⅱ>Ⅲ B.Ⅰ<Ⅱ<Ⅲ C.Ⅰ<Ⅱ、Ⅱ>Ⅲ D.Ⅰ>Ⅱ、Ⅱ<Ⅲ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示意某大陆多年平均一月、七月海平面气压分布。读图完成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一月南半球为夏季,太阳直射点南移,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大陆形成低于,七月份南半球为冬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在陆地中形成高压。故导致该大陆澳大利亚大陆一月、七月气压状况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小题2:根据一月份甲地等压线分布可知,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南半球向左偏,该地的盛行风向为东南风。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对澳大利亚气压分布的影响,并结合等压线分布判断风向,画图判断可更直观。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图甲示意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分布。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图甲中的M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近30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图乙示意M地的等高线分布,表格示意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M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
| ? | 耕地 | 林地 | 草地 | 荒地 | 其他 |
| 1978年 | 55.0% | 19.8% | 4.9% | 15.4% | 4.9% |
| 2008年 | 40.2% | 44.1% | 6.2% | 1.3% | 8.2% |
参考答案:
(1)以低山、丘陵为主:(2分)地势东、南、西三面较高,北面较低。(2分)
亚热带季风气候,(2分)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温和)少雨。(2分)
(2)原因:林地、草地面积增加,(2分)水土流失减轻。(2分)
影响: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变小,(2分)河流含沙量减少。(2分)
(3)水热丰富且配合好(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劳动力充足;水陆交通便利:政策支持。(任答四点即可,8分)
本题解析:
(1)此题考查地形图的描述表达能力,需读图分析,注意从图中提取有用信息。从图乙中等高线分布可知,M地以低山、丘陵为主,根据河流流向可知,地势东、南、西三面较高,北面较低(河流干流向北流)。
(2)结合表中数据可知,该地从1978年到2008年,耕地、荒地比重减少,林地、草地、其他用地面积增加了,反映出该地水土流失减轻了。这使R河的径流量增大,径流的季节变化变小,河流含沙量减少。
(3)此题考查评价类试题,对于此类题通常要分有利与不利两方面,也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之分,而此题明确强调有利条件,而且对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也没有区分,使难度有所降低。结合图中N湖泊的轮廓图和长江的位置可知,N湖为洞庭湖,其周围的平原地区是洞庭湖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该平原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水热条件丰富且配合好,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劳动力充足,水陆交通便利,政策支持,故形成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等值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A地在河流综合治理中的主要作用是
A.养殖
B.改善气候
C.分洪与蓄洪
D.立体开发利用
小题2:为缓解甲河段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施是
A.加强流域下游地区植树造林
B.在乙河上游修建水库
C.下游退耕还湖
D.修建和加固河堤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下图中可见地下水与河水的关系,河流在甲及下游地区河流补给地下水为地上河,该河容易发生洪涝灾害,A地区比周围海拔低,可以形成蓄洪区以减少丰水期河流压力,C对。
小题2:为缓解河流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施是修水库减少丰水期水量,图中地区乙以下地势低平,不可以修水库,只能在乙河上游修建水库,B对;下游地区植树造林缓解不了甲河段洪水泛滥,A错;下游为洪水淹没区,退耕还湖难以缓解,退耕还湖可以缓解湖以下游地区水害,C错;修建和加固河堤不能治本,D错。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2,图中L表示洋流,M为晨昏线,a为最冷月等温线。完成4、5题。
小题1:对图2中地理现象的正确叙述是?
A.甲地此时地方时为19时
B.洋流L为向南流动的暖流
C.甲地植被类型为常绿硬叶林
D.甲地盛行西北风
小题2:图示月份中,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北半球海、陆月均温为一年中最高
B.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
C.北京日出时刻早于6点
D.新加坡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海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大气的热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