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四川省、重庆市滑坡泥和石流的分布图

(1)说明该区域滑坡、泥石流分布的特点及原因。(6分)
(2)说明应对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4分)
参考答案:
(1)分布特点:北部和南部分布集中(2分)(河流支流上游山地河谷分布集中)
原因:多山地、河流,地形起伏大,断层发育,岩石破碎(2分);气候湿热,风化强,多暴雨(2分)
(2)1.修筑护坡、避难等工程措施;2加强监测,做好应急预案;3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4保护植被(每点1分,共4分)
本题解析:
(1)由图形可直观看出,滑坡、泥石流主要是分布在该区域的北部和南部,在河流支流的上游居多。其原因是西南地区,现代地壳活跃,山体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在河流上游,多山地地形,地形起伏大;西南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有以上原因地质灾害多发。
(2)应以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结合进行。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增加植被覆盖;修筑护坡和避难工程。非工程措施有: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提高防灾意识;加强监测,做好应急预案。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0分)自然灾害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石漠化是指地表植被遭破坏,基岩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贵州是我国西南石漠化面积最大的省区。
(1)分析贵州石漠化的自然成因。(6分)
(2)简述石漠化的危害。
参考答案:(1)(6分)降水丰沛、集中(气候暖湿) (2分);(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2分);土层较薄,易发生侵蚀(2分)。
(2)(4分)石漠化地区易诱发(加剧)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2分);石漠化山地岩石裸露率高,贮水能力低,水旱灾害频繁发生(2分);生态环境日趋恶化(2分)。(任答2点即得4分)
本题解析:(1)贵州石漠化的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形、降水、岩石性质等方面加以分析。 自然原因:地形崎岖;夏季多暴雨,对地面侵蚀力强;石灰岩中的一些成分可溶于水,易随水流失;植被覆盖率低。
(2)石漠化诱发和加重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山地岩石裸露率高,贮水能力低,经常表现为干旱和洪涝并存的状态;直接导致土地承载能力大幅度降低甚至丧失,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减少耕地资源,造成植被结构简单化、生态系统简单化,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北京时间),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8级地震。重庆、湖南、湖北、山西、陕西、河北、北京等地都有明显震感。据此回答 题。
6、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只射在南半球? B.澳大利亚的白昼正变长
C.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在变大? D.莫斯科此时正是上班的高峰期
7.关于5月12日汶川地震,叙述错误的是(?)
A.释放的能量约为6级地震的900倍?
B.北京高楼居民比底层居民更能感觉震动?
C.处于断裂带上是破坏程度大的重要因素?
D.与唐山大地震同属一个地震带
参考答案:6.C 7.D
本题解析:6.发生的时间为5月12日,这个时间应该说位于春分与夏至之间,所以正午太阳高度在变大,太阳直射北半球,莫斯科为东三区,时间为9点28分,则不属于高峰期。7.与唐山大地震不属于同一个地震带,因为唐山地震属于构造地震,而汶川地震属于板块的交界处不稳定类型的。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自9月18日起,入夏以来的最强台风袭扫我国东南各省。22日,台风刚过,一股较强冷空气又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导致局地降温超过15℃。受此影响,我国南方各省集体入秋,读图,回答题。

小题1:19日,登陆后的台风中心经过了我国南方某地,继而在23日该地又迎来冷空气过境。下图四条曲线中,能正确反映从18日到24日该地气压变化特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