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二)
A.偏西风转偏东风 B.风向基本不变 C.风力不变 D.气温持续上升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小题4】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看同纬度地区陆地是高压,海洋是低压,说明是北半球的冬季;而陆地的高压主要是因为气温下降;同纬度地区陆地冬季是高压,海洋是低压;图①冬季时刻吹偏北风。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结合四图的等压线分布可画出四图中的风向,风向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即可画出风向。四图中的风向变化不大。
【小题3】该日处于北半球的冬季,此时保定(我国河北省)日出东南,日落西南,那么日影朝向是日出西北,日落东北,第二幅图符合。
【小题4】北半球的冬季,太阳辐射量最大的地方出现在南半球,应该是澳大利亚西部高原,接近直射点,沙漠面积广大。
考点:风向;气候类型的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最后1空2分,共10分)
(1)此时是南半球的 季节,亚欧大陆上形成 (高、低)气压。它割断了 气压带,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里。
(2)半年后,A处刮 季风(风向),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B处刮 季风(风向),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将按 时针方向流动。
(3) 是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因素。而形成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的西南季风的重要成因则是 。
参考答案:
(1)冬 低 副热带高
(2)西北季风 寒冷干燥 东北季风 逆或反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本题解析:
(1)该图为亚洲东部、东南部、南部地区,此时该地区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说明是北半球夏季,南半球为冬季。此季节亚欧大陆升温快,气流上升而形成低压中心,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其只保留在海洋上。
(2)半年后为北半球的冬季,A处即我国东部地区吹西北风,受其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寒冷干燥。B处盛行东北季风,受其影响,北印度洋季风洋流自东向西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3)海陆热力性质是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因素,之外,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环流的重要因素。每年夏季,南半球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右偏,形成西南季风,影响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半岛。
考点:季风环流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右侧气候资料分别表示A、B两地中的某一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6分)
(1)比较A、B两地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8分)
(2)多瑙河a河段春季常出现洪水,试分析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年降水量A地多于B地;(2分)A地夏季降水较少,B地夏季降水较多;(2分)各月均温A地高于B地;(2分)气温年较差A地小于B地。(2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2)春季气温回升,山区积雪融水量大;(2分)②上游支流多,来水量大;(2分)③该河段流经地区地势低平,(2分)排水不畅。(2分)
本题解析:
(1)图示B深入内陆,A地处亚得里亚海沿岸,受海洋影响大,气温年较差A地小于B地;A是地中海气候,A地夏季降水较少。B地大陆性增强,夏季降水较多。
(2)a河段地处中游,流经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该河段上游支流多,来水量大;加之春季气温回升,山区积雪融水量大,河流水量增加多,造成春季常出现洪水。
考点:主要考查南欧和东欧的地理环境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表示意我国30 °N附近四个省级行政中心城市的气候资料,读表完成下列小题。
省级行政 中心城市 | 气温(℃) | 降水量(mm) | |||
1月 | 7月 | 1月 | 7月 | 全年 | |
① | 3.8 | 29.1 | 34 | 151 | 1222 |
② | 7.6 | 28.4 | 20 | 171 | 1138 |
③ | 5.5 | 25.2 | 7.3 | 230.5 | 921.2 |
④ | -2.1 | 15.3 | 0.5 | 119.4 | 420.5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30°N附近主要地形区从沿海到内陆依次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横断山区、青藏高原,且地势从东向西逐渐升高。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故④海拔最高,位于青藏高原;①处7月均温最高,且年降水丰富,应位于沿海,地势最低;②处均温高,降水多雨③,故②距海近,地势低,因此选C项。
【小题2】④位于青藏高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降水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选D项。
考点:根据气温和降水判断地势高低;我国年太阳辐射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