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此题:

图中河流汛期最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9分)图15为我国东北地区示意图,回答。

(1)山脉A、B、C,河流D、E、F、G,平原甲、乙、丙中,长白山地是______(填代号,下同),黑龙江是______,乌苏里江是________,松嫩平原是_______。(4分)
(2)某同学认为图甲——乙河段有凌汛现象,你认为可信吗?请说明判断理由。(3分)
(3)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地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能 _________。(1分)
(4)受全球变暖的影响,图示地区热量有所增加,试分析这一现象对该地区水稻种植业的有利影响。(2分)
参考答案:(1)C? F? G?乙(4分)
(2)可信。(1分)该河段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且有冰期,具备形成凌汛的条件。(2分)
(3)热量不足?(1分)
(4)水稻种植面积(范围)扩大;单位面积的水稻产量提高;水稻总产量增加(2点即得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东北地区。(1)查地图掌握东北的重要地理事物。(2)凌汛形成条件:一河流有冰期;二河流自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流。(3)长江中下游地区作物可以一年三熟或两熟。而本区的农业生产只能一年一熟,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不足。(4)由于热量不足是当地农业主要的限制条件,随着全球变暖,则热量增加,故水稻种植业的面积扩大,单产增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上海60年来社会经济变迁的是
①港区布局由沿江向沿海发展?②钢铁工业由分散到集中
③郊区农业用地面积由小到大?④第三产业比重由低到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本区域地理地理事物的发展及变化特点的了解、掌握、归纳能力。60年间的工业、城市发展,上海港的不断壮大,受水源、用地等的制约,港区布局由沿河(黄浦江)向沿江滨海(长江)发展,宝钢布局日趋集中(宝山区);城市化、工商业的不断发展、郊区城市化的推进、卫星城的崛起等使得周边郊区农业用地日益减少。该时期上海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变化为:农业比重下降;工商业比重上升。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江苏省可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读图完成24~25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区域
A.划分指标单一
B.界线十分明确
C.相互联系较少
D.内部差异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