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四)
A.18℃ B.16℃ C.14℃ D.10℃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是蒙古国,是内陆国。读图可知该国北部水系发达,表明北部降水多,南部少;一半以上国土水系缺乏;其东南部等温线稀疏,刘明地势起伏小;该国位于亚洲大陆内部,离北冰洋较近,受西风影响较小,其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选B正确。
【小题2】由图示7月份气温的分布规律可知:等气温差是4℃。①地在河流上游,地势高,气温低,其气温是8℃-12℃之间。选D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蒙古国的地理环境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某日8时地面天气图,该日午后可能出现暴雨天气的地区是
[? ]
A、甲处、乙处?
B、乙处、丙处?
C、乙处、丁处?
D、丁处、甲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树木年轮分析是古气候研究常用的一种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共8分)
(1)树木年轮的疏、密可以反映气候变化。在西伯利亚地区,科学家发现一些树木年轮的疏、密变化具有明显的约11年周期,可能与 有关。(2分)
(2)科学家在格陵兰岛的地层中发现了8千万年前的棕榈树化石,这说明当时格陵兰岛原来所在地的气候特征是 。(2分)
(3)除树木年轮分析外,请你列举一种研究古气候的其他方法 。(2分)
(4)树木向阳一侧由于植物生长量大,故年轮线较为稀疏。我国一野外考察队在大兴安岭迷失了方向,考察队员通过观察树木年轮特征后,确定了南行线路应为图中的 方向(填正确选项字母)。(2分)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1)太阳活动 (2)高温多雨 (3)地层中生物化石种类 (植物孢粉、各类沉积物特征)(4)C (每点2分共8分)
本题解析:
(1)树木年轮的疏、密变化具有明显的约11年周期,结合所学知识,太阳活动大直播以11年为周期。
(2)棕榈树为常绿乔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属热带、亚热带,高温多雨。
(3)古气候研究方法有一是历史资料,如考古发掘文物,历史文献等,二是各种天然气候记录,包括树木年轮、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植物孢粉、各类沉积物的特征,以及各种自然地理因子变迁的痕迹。
(4)树木向阳一侧由于植物生长量大,故年轮线较为稀疏,观察图18,丙处年轮稀疏为南。
考点:树木年轮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会出现明显的温度差异。读某中纬度内陆地区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不可能的是 ( )
A.甲、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B.丙、丁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C.甲地较丙地纬度低,气温较高
D.乙地较丁地海拔低,气温较高
【小题2】若a为12°C等温线,则乙地气温的数值可能是 ( )
A.15
B.14
C.9
D.16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图中只知是中纬度,没有标注纬度,所以不能判断是哪个半球,甲、乙可能位于北半球的阳坡,A可能。丙、丁可能位于南半球的阳坡,B可能。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所以等温线a的温度高于b,甲地较丙地纬度低,气温较高,C 可能。乙地和丁地在同一等高线上,海拔相同,D不可能,选D。
【小题2】读图,甲乙两地高差是500米,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C,所以甲乙温差约3°C。若a为12°C等温线,则b 是15°C等温线,A对。
考点:阴坡、阳坡的差异,高差与温差的计算,影响温度变化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某大陆北纬48?°沿线地区的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 ~2 题。
1.与西侧降水量变化相关的是
①西风? ②暖流?③地形? ④副热带高气压带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甲地气候类型为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参考答案:1.A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