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回答1~2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①~④的地质作用和a、b、c三处的地貌景观的组合,正确的是
[? ]
A、①表示风力侵蚀、搬运、沉积a表示风蚀城堡、沙丘等
B、②表示流水b表示黄土地貌
C、③表示流水c表示水土流失、沟壑纵横
D、④表示地壳抬升b表示喀斯特地貌
2、I、Ⅱ、Ⅲ表示的季节是
[? ]
A、Ⅰ—春夏
B、Ⅱ—夏秋
C、Ⅲ—冬春
D、Ⅲ—秋冬
参考答案:1、A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冻融分选作用是由于石块和土的导热性能不同,冻结速度也各不一样。碎石导热率大,先冻结,水向石块附近迁移并在其附近形成冰,水形成冰后体积膨胀,使碎石产生移动,这样粗的物质和细的物质产生分离。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好像有人有意将石头摆成一圈,这种地貌叫作石环。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以下条件和石环地貌的形成无关的是( )
A.地表比较平坦
B.岩石颗粒均匀
C.有充足的水分
D.气温在零度上下波动
【小题2】以下地区最易出现石环地貌的是( )
A.青藏高原地区
B.巴西高原
C.南极洲
D.亚马孙平原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示可看出:该地地形平坦;冻融作用,气温应在零度上下波动;有充足的水分,形成冰后体积膨胀,使碎石产生移动;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所以该地的岩石颗粒大小不一。选B正确。
【小题2】青藏高原海拔高,高寒气候,满足石环地貌出现的条件;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地处热带,气温太高,没有冻融作用;南极洲气温太低,冰川广布,缺少裸露岩石。选A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外力作用及对材料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9分)
(1)写出图中甲、丁两点的地质构造类型:甲??,丁?,丙处物质主要是由于?作用(填外力作用形式)而形成的。
(2)如果在该地区进行钻井,可能在?地找到石油、天然气,在?地找到地下水。
(3)在甲、乙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选择填空)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4)丁地有一条东西向的河流,该地区计划在此处修建一座水库,你认为合适吗?简述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1)背斜(1分)?断层(1分)?堆积(1分)
(2)甲(1分)?乙(1分)
(3)A(1分)
(4)不合适。(1分)?因为丁处位于断层附近,修建水库易漏水,地层不稳定,易滑坡,工程难度大。(2分)
本题解析:
将(3)小题的“a、b”修改为“甲、乙”。
(1)根据图中的岩层弯曲:甲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丁处岩层发生断裂,为断层。丙处物质主要是由于堆积作用而形成的。
(2)甲为背斜,可以发现石油;乙为向斜,为储水构造。
(3)图中甲为与背斜,容易发生瓦斯爆炸,乙位于向斜,容易发生透水事故。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4)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分析,该河流沿断层分布,断层地壳不稳地不适合进行大型工程建设。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区域地理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