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某区域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3题。

1、影响①地年平均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 ]
A、地形
B、洋流
C、沙漠
D、纬度
2、②地年降水量丰富的原因是
[? ]
A、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受东北信风带影响
C、沿岸暖流经过
D、多地形雨
3、下列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
B、热带面积广大,气候炎热多雨
C、矿产资源较贫乏
D、经济较落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2、单选题 下图是世界某两个地区沿34°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2题。
?
1.甲乙两地沿海气候的共同特征是
[?]
A.高温同期,多雨不同期?
B.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
C.高温、多雨均同期?
D.高温、多雨均不同期
2.下面4幅图,能正确表示D海域盐度分布规律的是

[?]
A、A
B、B
C、C
D、D
3、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 7世纪时,丝、织锦和薄纱是中国最大量的出口货物。到了宋代,丝绸、瓷器与铁器在出口品中并列为大宗。元朝时期,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及西亚的官方接触日益频繁,与这些地方的贸易也出现明显扩展。中国出口丝绸、瓷器、铜钱、铁锅、漆器等产品,进口品则以胡椒为主。15世纪末,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在寻找欧洲通向印度的航路时航行到图中A处时(位于南非西南的半岛南端,是一个多岩石的海岬。海岬是指突入海中的尖形陆地),因多风暴,取名风暴角,这里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航海地段之一,但从此通往富庶的东方航道有望,故后又改称好望角。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国通史》中指出,“16世纪以前,最重要的项目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方向运的金银。……18世纪中期,英国凭借其先进的科技、股份制公司制度、金融中心地位、遍布全球的殖民地,以及强盛的海军,建立了一个以英伦三岛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英国工业中心伯明翰为殖民地提供了种种产品,供印度用的斧子和供北美洲土著用的战斧……”?
材料二:
下表为2010年1—6月中英双边贸易中居前列的产品部分数据表。
注:①中国是英国第十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
② 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较大优势,是英国纺织品及原料、家具玩具等最大进口来源地。
(1)试分析好望角附近海域风浪极大的原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好望角附近海域在世界海运中的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题 根据“世界某著名河流流域局部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L河流的名称为_________,图示范围该河流经的自然带有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明L1河上游地区降水丰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图乙,并结合甲图,分别说明Q湖以下河段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流量变化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出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图丙,描述该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度状况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下图为欧洲西部实力最强国家的等高线图,据此完成1—2题。

1.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河流的流向一致
B.地势西高东低,丘陵为主
C.河流冬季封冻期长,航运不发达
D.河流雨水补给为主,流量变化小
2.该国人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粮食出口量大
B.制造业发达,新兴工业区集中分布在北部
C.中小城市发达,人口总数近年逐渐减少
D.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游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