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地所在的区域是2.关于图中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3.目前,占该区域国内生产总值一半以上的产业是4.新时期,该区域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A.上海旧城区
B.天津塘沽区
C.浦东新区
D.深圳经济特区
E.有我国最大的工业中心
F.面对华南地区经济的迅速崛起,该区域受到空前挑战
G.A地的开放开发为整个区域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H.本区域有丰富的能源和水源,工业发达
I.第一产业
G.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第三产业之和
资源、人才、环境
资源、土地、环境
资源、资金、人才
能源、市场、劳动力
参考答案:1. C
2. D
3. B
4.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1.图示A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位于黄浦江以东地区,故判断为浦东新区。
2.根据图示的长江和黄浦江的分布判断,该地区为长三角地区,该地区工业发达,但资源和能源不足,故D错误。
3.该区域的主导产业为工业。
4.由于该地区工业发达,故资源和能源不足,土地后备资源不足和环境污染严重成为了长三角地区主要的限制性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题。
1.上图说明该地区2.与此人口分布状况比较符合的国家是3.这种状况可能造成的问题是
①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②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产值下降?
③城市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加?④农村人口增长速度缓慢,出现负增长
A.城市化程度很高
B.城市人口是2500万
C.大约10%的人口在郊外居住
D.人口密度较大
E.阿根廷
F.印度
G.英国
H.美国
I.①②
G.③④
①③
②④
参考答案:1. A
2. C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总人口2500万,城市人口约占2200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地区、国家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故A项正确。
2.计算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近90%,应为发达国家,英国最符合。
3.城市化的发展必将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城市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加等问题。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
点评:本题通过“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来考查城市化的内涵、城市化地区间的差异及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属基础知识题,难度较小。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城市化的意义有
A.使城市乡差别逐渐扩大
B.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
C.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
D.有利于世界和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城市化使城乡差别减小;不合理的城市化,往往使环境质量下降;城市化与世界和平无关;但是城市化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故选B。
考点:城市化
点评:本题考查城市化的意义,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理解城市化所产生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该面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按城市化发展过程,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2.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3.b 图中距市中心 8 千米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A.a—d 一 b 一 c
B.c 一 d—b—a
C.d—b 一 c 一 a
D.a—c 一 d 一 b
E.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
F.逆城市化
G.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
H.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
I.商业区
G.行政区
工业区
住宅区
参考答案:1. D
2. B
3.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过程。
1.城市化的初期,距市中心越近,则人口密度越大,但随着市中心的地价上升,环境污染严重,人口由市中心向郊区转移,则市中心人哭逐渐较少,而郊区人口逐渐上升。
2.该过程即为逆城市化现象。
3.由图示反映8KM处,人口密度最大,故适宜住宅区布局。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图“山东半岛部分城市图(2010年)”,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示地区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2.制约该地区城市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A.济南比青岛城市规模大
B.潍坊是该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C.发达的交通是构建都市圈的核心条件
D.第一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E.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F.矿产资源和能源
G.生活消费水平
H.科技水平和开放程度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济南比青岛城市规模是同一类的城市,潍坊不是该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青岛和济南是核心城市,图中铁路和高速公路将城市连接起来,发达的交通是构建都市圈的核心条件,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第二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2.该地区位于华北地区山东半岛,水资源不足,人均土地资源少,所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成为制约该地区城市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此题不难,根据图例信息可知判断城市规模和核心城市,结合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判断该地区城市环境承载力的制约因素。
考点:该题考查城市化和环境承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