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中,①为“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②为“该市城市规模的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①图中甲处不可能建设2.①图中地价变化的原因和②图代表的国家分别是3.②图反映了该市
A.高新技术开发区
B.商品粮基地
C.蔬菜生产基地
D.商业中心
E.交通的通达度提高 发达国家
F.交通的通达度提高 发展中国家
G.城市规模变小 发达国家
H.城市规模变小 发展中国家
I.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G.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发展缓慢
许多人和企业从市区迁住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
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参考答案:1. B
2. B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①图图例可知,甲处为城市郊区,离城市较近,应发展经济效益较高的产业活动,以获得最大收益。由四个选项可知商品粮基地单位产值相对较低,因此最为不可能。
2.由①图可知地价与城市的距离的关系成正相关,离市中心越近,地价越高,市中心交通便捷。同时由②图可知该图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城市面积开始上升,说明城市化起步晚,是发展中国家。
3.由②图可知该图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城市面积开始迅速上升,说明城市化起步晚,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速度快,起步晚,出现的虚假城市化或滞后城市化。而发达国空相反,出现了逆城市化。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城市中,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和其他三个城市不相同的城市是
A.上海
B.桂林
C.黄山
D.张家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区位条件。上海位于河流入海口而形成发展;桂林、黄山和张家界都因旅游活动而不断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可知该市:2.可推测该市:
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
E.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F.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G.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H.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心区为人口净迁出区,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中心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
2.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近郊区人口迁入量最大,因此可推测该市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考点: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和城市化进程。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人口净迁移模式图为材料,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及人口迁移和城市化进程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某城市是环行放射状道路,读下图,完成题。
1.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2.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
E.住宅区
F.工业区
G.商业区
H.文化区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因为该城市是环行放射状道路,土地租金由中心向外围减小,在主干道与环路交汇处形成地租的次高峰。符合的是d曲线。
2.在地租最高峰形成商业区是以市场为最优原则;在次高峰形成商业区是以交通为最优原则。
考点:主要考查了城市道路网和商业区的布局原则。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城市的环行放射状道路为材料,考查学生对地租水平和商业区布局原则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图甲是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风向频率图,图乙是该城市地价分布概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e依次递减),读图回答题。
1.图乙中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的大小主要受2.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钢铁厂,厂址的最佳位置在3.⑤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A.与商品产地距离大小的影响
B.与市中心距离大小的影响
C.交通通达度高低的影响
D.环境质量优劣的影响
E.①
F.②
G.③
H.④
I.中心商务区
G.行政办公区
旅游休憩区
科教文化区
参考答案:1. C
2. C
3. D
本题解析:本题以“城市地价分布概念图”考查地租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结合“城市风向频率图”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置,同时考查学生对“风频图”“等值线图”判读规律的掌握运用能力.虽是选择题,但知识的综合性强。解题的关键是:①读图获取城市的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或最小风频为东北风);②明确交通通达度与城市功能用地之间的关系。
1.从图中看出,图中的地价最高值位于市中心,周边地区出现次高值,很明显是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
2.钢铁厂对大气有严重污染,应布置在盛行风的下风向.且位于郊区。从“风频图”上看,木地最小风频为东北风,所以应该位于③处。
3.从⑤处位置看.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置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技术和人才。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