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中国部分地区水土流失分布图,其中甲、乙两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典型地区。

(1)试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两地水土流失成因的差异。(6分)
(2)水土流失对地理环境有哪些危害?(4分)
2、综合题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沿海设立了一批对外开放港口城市,开启了外商在中国大规模投资的序幕。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

图1? 中国三大经济地带分布图资料二:
资料三:
资料四:
(1)图2表明外商在中国东—中—西部投资增长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外商投资快速增长的原因是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自然条件优越
B.市场潜力大
C.矿产资源丰富
D.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足部成熟
E.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转移
(2)图3表明外商在中国投资的产业结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表1反映出外商在中国投资的地区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外商在东部投资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西部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吸引投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题。下列关于甲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南坡的降水少于西北坡?
B.?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为我国赣、闽两省的分界线?
D.?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4、综合题 (10分)环境保护
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下图为切沟景观

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止措施。
5、单选题 下图所示的是一个为森林覆盖的河谷在暴雨中呈现的河流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读图,完成各题。

小题1:假如暴雨发生时该流域的森林早已被砍伐,河流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应为

小题2:若暴雨后的径流不能为河道所容纳,将会出现
A.内渍
B.雨涝
C.洪水
D.风暴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