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①地势平坦,气候湿润 ②农牧过度带,商业活动频繁 ③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④历史悠久,经济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某地沿南回归线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为沿南回归线地形剖面图,根据经度及地形分布特征判断,为南美洲地形剖面图。②为安第斯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③为拉普拉塔河平原,A错。④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巴西高原,B错。②山脉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形成,C错。图示地形区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D对。
小题2:两地气候的差异是海陆位置不同而造成的,A错。⑤处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是受洋流、信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B对。①处附近海域的盐度低于⑤处附近海域,C错。①处沙漠呈狭长条带状,南北延伸与地形因素有关,D错。
小题3:图示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巴西,世界上最著名的铁矿石和羊毛的出口国是澳大利亚,A错。该地区原有的居民是印第安人,属于黄色人种,B对。该国最大的城市是圣保罗,C错。该地区在二次大战后是人口的迁出区,D错。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产业转移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小题1:对我国产业转移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外产业转移,最初多集中在珠三角区域
B.珠三角与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相互之间也有产业转移
C.20世纪90年代海外产业开始向中西部转移
D.20世纪90年代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开始向西部地区转移
小题2:对产业转移及其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产业
②中西部主要具有土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
③会加快迁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④导致迁出区经济衰退
⑤可能给迁入地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直接根据图示内容分析即可,海外产业向我国的转移,最早多集中于珠三角地区,A项正确;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的产业逐渐向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转移,而不是相互转移,B错误;90年代海外产业多向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转移,C错误;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向西部转移出现在21世纪,D项错误。
小题2:组合选择题可结合排除法分析,产业转移对迁出地而言,利于改善产业结构,实施产业升级,并利于改善环境质量,④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海外产业向我国转移的发展过程,并能结合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注意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不同影响,掌握恰当的解题方式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0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印度工业发展迅速,涌现了一批工业中心。贾姆谢德布尔是全国重要的钢铁和机械工业中心,加尔各答是全国最大城市和重要工业中心;班加罗尔俗称“印度硅谷”,拥有钢铁、机械、电子、化学、纺织、皮革、食品等发达的现代工业。
材料二 ?虽然铁路和公路运输现状是制约印度钢铁工业投资的瓶颈,但近年来其钢铁工业仍发展迅速,有很多国际大钢厂在印度投资建厂(如下图),如中国中钢集团投资20亿美元在①地建厂;韩国浦项制铁投资120亿美元在②地建厂;日本新兴、中国五矿与印度合资方投资22亿美元在③地建厂。
(1) 拟在Q城建一座炼铁厂,请你从城市大气环境保护角度对其区位选择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说明理由。(4分)
(2) 请你在①②③三地中任选一地,分析其吸引外资投资钢铁厂的区位条件。(6分)
参考答案:(1)选择在城市东南郊。 因为炼铁厂污染大气,应该建在城市最小风频上风地带,应远离居民区。
(2)从原料(包括数量、质量、价格、地域组合)、土地、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协作条件、技术水平等方面分析。
本题解析:第(1)题,钢铁工业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固体废弃物,为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应布局在城市最小风频上风地带,并远离居民区。第(2)题,解答该小题时,无论选择哪一地点,都应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