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A.如果甲为1月份的亚欧大陆,则丁可能为西北太平洋 B.如果甲为7月份的地中海地区,则乙处盛行东北信风 C.如果甲为刚果盆地,则丁可能为赤道地区的印度洋 D.如果丁为亚马孙平原地区,则丙处盛行东南信风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由题意可知,该图为500百帕等压面分布的海拔高,图中各海拔高度不同的点的气压值都相等, 说明同一海拔甲点的气压比周围高,其对应的近地面应为低压,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
【小题2】由上题可知,甲点气压比周围高,丁点气压比周围地,如果甲为1月份的亚欧大陆,则丁可能为西北太平洋。
考点:该题考查等压面。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为黄河某支流流域年均气温分布示意图,该支流上已经建设了多个水电站,实现了梯级开发。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影响图中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地势
D.海陆性质
【小题2】根据图上信息推断,该支流上可建水电站数量最多的河段可能是( )
A.①水文站以上河段
B.①、②水文站之间河段
C.②、③水文站之间河段
D.③水文站以下河段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河为黄河上游支流洮河,位于西北地区,属于非季风区,排除B、D项;图中年均为总体随纬度增加而上升,说明纬度较低,均温反而低,可推断影响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选C正确。
【小题2】水电站布局在地势落差大的地方,图中能体现落差大小的只有年均温等值线,等值线越密集,地势落差越大,结合图示和选项,B项正确。
考点:影响年均温分布的影响因素;水电站建设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新疆地区示意图及该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近20年来新疆在不断进行农业结构调整,表1是1990年和2006年的农业结构对比表(单位:%),表2是种植业内部结构对比表(单位:%)。
表1
年份 | 种植业 | 林业 | 牧业 | 其他 |
1990 | 76.4 | 2.6 | 20.4 | 0.6 |
2006 | 72.3 | 2.0 | 21.4 | 4.3 |
年份 | 粮食作物 | 经济作物 | 其他 |
1990 | 61.9 | 20.3 | 17.8 |
2006 | 38.3 | 48.4 | 13.3 |
参考答案:
(1)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稀少。不利自然条件:气候干旱,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生态环境脆弱;风沙天气多;沙漠广布。
(2)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种植业、林业所占比重小幅下降,牧业比重略有上升。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比重下降,经济作物比重上升。调整的理由:新疆经济作物品质好,在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经济作物效益比粮食作物高;经济作物需水量比粮食作物少,可节省水资源。
本题解析:
(1)结合气候资料,可以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总结出该地的气候特征。不利自然条件可以从气候、水源、环境等方面展开分析。
(2)总结新疆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时,要根据表1分析出种植业、林业比重下降,牧业比重上升;同时也要根据表2分析出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比重下降、经济作物比重上升。分析其理由时,要考虑到经济效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等方面。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本题12分)读材料及东南亚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史无前例”的雾霾于2013年6月19日晚袭击了新加坡,让该城市国家陷入一片紧张。不过,这场雾灾的罪魁祸首不在新加坡,而在邻国印尼。
材料二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印尼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大面积森林大火。除了天气干旱引发林火之外,农民或种植园公司为辟地“烧芭”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烧芭”属于印尼传统农耕方式,放一把火将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烧成“空地”,并利用燃烧的灰烬作为“天然”肥料。
(1)试根据烟雾扩散示意图分析苏门答腊岛燃烧芭蕉林的污染物影响到新加坡的原因。
(2)烧芭行为可能对图示地区造成的影响有哪些?
参考答案:(1)图中污染物由西南向东北扩散,因为6月份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受其影响烟尘向东北方向扩散。
(2)①产生的雾霾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诱发多种疾病,降低能见度,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②破坏当地生态环境(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③增加温室气体的含量。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影响污染物扩散方向的原因。需要认真阅读图示,从该地气压带、风带的角度进行回答。
(2)本题考查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烧芭行为可能带来大气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
考点:气压带风带、环境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2014年1月13西北某地等高线和等压线分布图,图中天气系统移动速度为120km/天,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 根据图示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形以高原丘陵为主
B.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年际变化大
C.陡崖绝对高度可能为850米
D.图中山峰和城市的相对高差为900—1000米
【小题2】此时图中城市的风向及24—36小时之间城市可能的天气状况为 ( )
A.偏南风雨雪、降温
B.偏南风气压降低、天气晴朗
C.偏北风雨雪、降温
D.偏北风气压降低、天气晴朗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知该区域海拔在200-1100m之间,等高线密集,地形应以低山丘陵为主,选项A错;图示区域在我国西北内陆,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其水文特征是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选项B错;图中陡崖处有两条等高线重合,该陡崖顶部的海拔是800m≤H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人地关系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