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卷《地图》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二)
2020-03-17 06:07:09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据此回答5--6题。
 小题1:从图上可以看出山顶海拔高度是(?) A.400米 B.500米 C.600米 D.400米以上,500米以下
| 小题2:图上A、B、C、D、E五处等高线形态不一样,分别表示山地的不同部位,这五个部位依次是指(?) A.山顶、山脊、山谷、陡崖、鞍部 B.山顶、山谷、山脊、陡崖、鞍部 C.鞍部、陡崖、山谷、山脊、山顶 D.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 小题1:根据等值线的分布特征。中心为高值,但不超过一个等值距。 小题1:A处等高线闭合,海拔较四周高,为山顶;B处山峰周围的局部弯曲,高度较两边高,为山脊;C处等高线向高处弯曲,表示山谷;D处等高线重叠,表示陡崖;E处两山峰之间,表示鞍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7为我国某景点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B为景区停车场。读图回答问题。
1.ab河段的发展趋势是2.陡崖A顶部和停车场B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3.要想在陡崖A的顶部和停车场B之间修建一条双向索道,索道缆绳的长度至少为 A.a岸侵蚀 B.b岸堆积 C.逐渐变直 D.更加弯曲 E.100m F.200m G.300m H.400m I.1000m G.1200m 2400m 3600m
参考答案:1. D 2. B 3.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在弯曲处对凹岸侵蚀严重,其中b岸为凹岸受河流侵蚀严重,a岸为凸岸,泥沙堆积;受河流侵蚀作用,河道将更加弯曲。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图中等高距为50米,陡崖顶部的高度为大于250米,小于300米;停车场的高度为大于50米,小于100米,两者之间的相对高度为大于150米,小于250米。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3.根据图中的比例尺,AB之间的图上距离约为2cm,单向索道需要1000m缆绳,双向索道需要2000米缆绳。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道路密度指一定区域内,道路网的总里程与该区域面积的比值。平均车行速度是指某地区各种汽车的平均行车速度。下图是某特大城市道路密度和平均车行速度等值线图,读图,回答题。?
1.甲处不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是2.提高大城市中心区行车速度的有效方法是 ①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络?②兴建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 ③积极发展公用交通和轨道交通④禁止外地机动车辆入城 ⑤发展立体交通?⑥实行单双日行车制?⑦控制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A.十字路口 B.绿地 C.卫星城 D.商业区 E.①②③④⑤⑥ F.①③⑤⑥ G.①②③⑤⑥ H.①②③④⑤⑥⑦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甲处的数值大于4小于5,处于交通便利的位置,因此不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是绿地。正确答案选B。 2.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络、兴建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积极发展公用交通和轨道交通、发展立体交通和实行单双日行车制都是提高大城市中心区行车速度的有效方法。与禁止外地机动车辆入城、控制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无关。正确答案选C。 考点:主要考查了特殊等值线的判读和提高大城市中心区行车速度的有效方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某特大城市道路密度和平均车行速度等值线图为背景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特殊等值线的判读和提高大城市中心区行车速度的有效方法。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7分)读右图填空:
 (1)A点的高度是?米,B点的高度是?米,A点大约在B点的?方向 (2)图中整列山脉的?坡较陡,?坡较缓。(填字母) (3)D点比C点高出?米,这是指D点对C点的?高度。
参考答案: (1)300 ? 100 正南 (2)D C (3)150 ? 相对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13分)读某河流上游水库大坝的位置图和剖面图及其河流水量变化图,完成有关问题。
 (1)图a中的水库大坝选择的地形条件 ,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 (2)大坝的设计与建设需考虑的自然条件是 。 (3)按照图a的大坝设计(图距约为0.8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