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A.5时 B.7时 C.17时 D.19时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小题1:2013年6月22日——直射点在23°26′N,故当某地在此纬线以北,影子朝向在北,反之,影子朝南,且距太阳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越长;同时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南半球相反。根据上述和图分析得,甲在北半球,且在北回归线上(当地12时,影子为0 ,说明直射),乙在南半球;丙在北回归线以北。故选C。
小题2:考查区时的计算,解此题关键在于找到中间点——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根据乙地和丙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时的北京时间,计算乙地为西四区(相差12小时),丙地为东三区,两者相差7小时,故依题意得,乙地测得该日杆影长最短时(当地12时),丙地所在时区的区时为19时。
小题3:根据小题1,甲甲在北回归线上,根据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省份情况,选C(洱海位于云南)。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某日某时刻30°N纬线圈和72.5°E经线的昼夜分布状况,据图7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P地位于T地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小题2:该日T地日出时北京时间为
A.14:10
B.15:10
C.6:30
D.14:30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因30°N上昼短夜长,所以太阳直射南半球,又因P地出现极夜,所以P地应位于北极圈附近,T点的北侧,又因72.5°E位于10°的东侧,所以P地位于T地的东北方。故选A。
小题2:此时72.5°E是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其地方时是12时,因T地的经度是10°W,和72.5°E相差82.5°,时间相差5小时30分,所以T地的地方时是6时30分,又因T地位于晨线上,此时日出时间是6时30分,那么北京时间是15时10分。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A.90°E,89°N
B.80°W,40°S
C.10°E,1°S
D.180°W,71°S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周长40000KM,故赤道上的线速度为“日行八万里”。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纬线长的特征和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3年10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继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此时晨线
A.呈西北 ----东南走向,且与子午线的夹角逐渐减小
B.呈西北 ----东南走向,且与子午线的夹角逐渐增大
C.呈东北 ----西南走向,且与子午线的夹角逐渐减小
D.呈东北 ----西南走向,且与子午线的夹角逐渐增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2013年10月8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不断向南移,说明与经线的夹角越来越大,排除A、C。2013年10月8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且此时印尼为白天,故晨线方向为呈东北 ----西南走向。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该图为部分30°N的纬线,P为北极点,M、N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30°N的纬线的交点,∠MPX和∠NPY为7.5°,PY为0°经线。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M、N点的经度数:M?;N?。
(2)此时,北京时间为?时;?小时后,全球处于同一天。
(3)30°N纬度的白昼长为?小时;M地太阳在观察者的?方向升起。
(4)请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出夜的范围。
参考答案:(1) 172.5°E?7.5°E
(2)2? 18?
(3)13?东北
(4)见图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的综合判断。(1)根据PY为0°经线,∠MPX和∠NPY为7.5°,可计算M、N所在的经线的经度。(2)P点为北极点,故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而M、N点分别是晨线与昏线与纬线的交点,故判断图示MN之间的劣弧部分为夜半球,而夜半球的平分线的地方时为0时,经度为90°E,故计算北京时间为2时。当北京时间为20时,即东十二区时间为24时,全球处于同一天,故需经过18小时。(3)图示∠MPX和∠NPY为7.5°,说明图示MN之间的夜弧跨经度165°,即该纬线上的夜长为11小时,故昼夜为13小时。M地位于日出,此时北纬30°出现昼长夜短,判断为夏半年,故该地的日出方向为东北,日落西北。(4)注意晨昏线与30°纬线的交点为M、N点,且此时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世界分区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