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A.北京地区白昼变化特点:昼渐长→昼最长→昼渐短 B.南极洲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到南极圈附近 C.地中海地区气候温和多雨,河流水位保持着上涨态势 D.天安门广场上的旗杆正午时影子逐渐变短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时刻为6时。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实现人工对接时为北京时间(120°E)12时50分,两地相差6小时50分,则经度相差102.5°,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应在7.5°E左右,故选A。
【小题2】北半球昼最长的一天为6月22日(夏至日),自神舟九号发射到成功实现人工对接,时间是从6月16日至6月24日,故选A。南极洲这段时间没有极昼现象,排除B;地中海地区此时正值炎热少雨的夏季,河流水位低,排除C;6月22日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一天,此日正午天安门广场上旗杆的影子最短,此日之后,旗杆正午的影子逐渐变长,排除D。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1中AC为赤道,BC为晨昏线的一部分,此时D点的地方时为15点。读下图1、图2,然后回答14—15题。
【小题1】图中A、B、D、E四点白昼最长的是( )
A.A点 B.B点 C.E点 D.D点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45°E、23°26′N
B.A点位于东半球
C.此时,开普敦受西风带控制
D.尼罗河进入枯水期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地球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图中晨昏圈与经线圈相交成23°26′的角),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_____;2分)
(2)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快或慢);位于公转轨道的_____(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2分)
(3)此时北京时间是 时,国际标准时(中时区区时)是 时。2分)
(4)此时地球上出现极昼的范围是 。(2分)
(5)此日,济南(约37°N),正午的太阳高度角约为 (2分)
A.60°
B.30°
C.45°
D.20°
参考答案:
(1)23°26′S;90°W( 2分)
(2) 快 近日点 (2分)
(3)2 18 (2分)
(4) 南极圈 及其以南(2分)
(5)B (2分)
本题解析:
(1) 由于图中晨昏圈与经线圈相交成23°26′的角,又知北极圈内为极夜,可以推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图中相邻两条经线度数相差30°,昏线与赤道交点处经度为0°,地方时为18点,所以太阳直射点的经线度数为90°W。
(2)图中所示日期为冬至日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快。
(3)由分析可知,0°经线上地方时为18点可计算出北京时间为2点,国际标准时即是指0°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点。
(4) 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昼范围。
(5)此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济南所在的纬度是37°N,运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得出该日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9°34′,约为30°,选项B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日照图的综合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列节日中,番禺白昼最长的是( )
A.劳动节
B.建军节
C.教师节
D.国庆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卷分析:番禺位于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昼最长的一天,故越接近夏至日,则北半球昼越长。
考点: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昼夜长短变化的基本规律:看直射点的位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4年10月26日起,俄罗斯将实行永久冬令时。这意味着俄罗斯人不必再因一年两次的冬夏时制切换而打乱生活节奏。莫斯科与北京的时差也将由4小时变成5小时。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莫斯科(38°E附近)时间使用区时是( )
A.中时区
B.东一区
C.东三区
D.东五区
【小题2】俄罗斯东西跨度大,东部堪察加半岛(165°E附近)位于( )
A.东五区
B.东七区
C.东九区
D.东十一区
【小题3】堪察加半岛多火山、地震,多温泉。地震发生时,在温泉中游泳的人会感到( )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摇后颠
D.先颠后摇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我们以0度经线为界向东向西把地球划分为24块,每一块就是一个时区, 已知经度算时区我们往往以经度数除以15°/小时,余数大于7.5 °,商+1为时区数,商小于7.5 °,商为时区数,东西时区取决于东西经度。所以38°÷15°/小时=2……8,则莫斯科时间使用区时是东三区,所以本题C正确。
【小题2】依上题同理可得:堪察加半岛(165°E附近)所在时区位于165°÷15°/小时=11,即为东十一区,所以本题D正确。
【小题3】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所以地震发生时,在温泉中游泳的人会感到上下颠簸,所以本题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人口迁移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