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A.印度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太阳光照图的判读。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日期接近于7月初,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极附近出现极昼,南极附近出现极夜,则图中为夜半球。所以图中M点的地方时为0:00,丙地与M点的经度相差180°,地方时相差12小时,所以丙点地方时为12:00.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M点地方时为0:00,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为10:00,M点位于120°E西方150°的位置,所以M点坐标为(30°W,0°)。根据四大洋的分布,判断M点位于非洲西部的大西洋。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当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时,太阳直射赤道,为春分日或秋分日。东北平原的河流处于春汛为春季;华北平原盐碱地盐分相对稳定为冬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受伏旱影响为夏季;天山牧民在山麓牧场放牧为冬季。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和地球位于甲位置时昼夜状况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b为晨昏线,请在该图中用 ?绘出夜半球的范围。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北京昼夜长短情况是?,地球上出现极昼现象的范围是?。
(2)此时图中C点为?时,该日C点日出为?时。
参考答案:
(1)?南纬23.5?昼短夜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
(2)? 12? 6
本题解析:
(1)夜半球是背着太阳的一侧。
由题中图可知,甲是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是北半球冬至,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昼短夜长。
(2)由(1)题地球自转方向可知,ab是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是18点,所在的经线也是18点,与c点所在经线的经度差是90°,时间差是6小时,c点在西,所以18点-6小时=12点。C点在赤道上,永远昼夜平分12小时,因此日出是6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下图完成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四季的更替
C.运动物体偏向
D.地方时差异
小题2:图示中,此日P地的日出方位是(?)
A.东北方
B.东南方
C.正东方
D.正南方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地球仪不透明不发光,拨动地球仪模拟的是地球自转,地球自转形成的意义有地方时、地转偏向力、昼夜更替现象,拨动地球仪没有物体运动不能表明地转偏向力,D对;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更替是地球公转引起的,AB错。
小题2:图示中,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太阳视运动为东南日出,西南日落,此日P地的日出方位是东南方,B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表,分析回答下列各题。1.表中X的天数是2.引起其极昼、极夜不等长是由于
A.103
B.111
C.113
D.117
E.黄赤交角的存在
F.地球的公转轨道
G.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H.地球是不规则球体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1)由70°北半球极昼期天数、极夜期天数之和等于70°南半球极昼期天数、极夜期天数之和,可以推断,75°北半球极昼期天数、极夜期天数之和等于75°南半球极昼期天数、极夜期天数之和。可以算出X为103天。(2)引起其极昼、极夜不等长是由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速度不一样造成的。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