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二)
A.北部有高大山地,坡度适宜,利于滑雪场的建立 B.冬季,山地气温低,受中纬西风影响,降雪量大,山地积雪多 C.亚热带季风区,冬季温和,有利于保护运动员不受冻伤 D.冬季严寒,利于冰场封冻,投资少,建设便利 |
参考答案:
【小题1】CD
【小题2】A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索契的气候受到大高加索山脉和黑海的影响很大,大高加索山(在索契地区的海拔为3000米)几乎完全挡住了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位于中纬度地区,冬季受西风影响,西风从黑海吹过,给当地带来暖湿气流,故使得索契成为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分布区。
【小题2】.巍峨的大高加索山脉,山地高大,坡度适宜,利于滑雪场的建立,同时大高加索山脉为索契阻挡了东部和北部的寒流,大高加索山北侧成为迎风坡,冬季降雪量大,提供了户外雪上运动的良好场地。
考点:该题考查俄罗斯的索契地区。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右面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④—②
【小题2】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 的说法。与此现象直接相关的箭头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从图中可知:①太阳辐射②地面辐射③大气逆辐射④经过大气削弱作用后的太阳辐射,按照大气受热过程可以简单的表述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可见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①—④—②,B对。
【小题2】“露重见晴天”,说明云层少,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幅度大,水汽因降温快而大量凝结成露,预示着第二天白天为晴天。
考点:该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大气运动中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
A.三圈环流
B.大气环流
C.热力环流
D.季风环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大气运动中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形式是热力环流,只考虑了冷热不均;三圈环流是地球表面的大气运动,不仅考虑了地表的冷热不均,不要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大气环流是地球表面的不同纬度、不同海陆位置的大气运动;季风环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环流形式。选C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大气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表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增强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图中①为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②为被大气反射后的太阳辐射,大气吸收为太阳辐射的19%;③为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④为大气逆辐射,多云的夜晚辐射能力强。
【小题2】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主要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③,然后通过大气逆辐射④归还地面散发的热量,所以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多,会导致④增强。
考点:该题考查太阳辐射。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自然灾害会给工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要深入开展对自然灾害的研究,有效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源于西太平洋洋面的台风,当中心移入南海,位于(20°N,
118°E)时,广东沿海地区主要吹(?)
A.偏北风
B.西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台风属于低压中心、气旋,位于台风中心的不同部位,各地的风向是不同的。如图11-11所示,
广东沿海的A点位于该台风中心的西北部地区,虚线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实线箭头表示受到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作用后的实际风向为偏北风。由于位置不同,风向可能为东北风、西北风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运动及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