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大气运动》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六)
A.澳大利亚西南部高温干燥 B.潘帕斯草原绿草如茵 C.理论上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D.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上升流增强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纬度判断,图示为北半球低纬环流,①位于赤道附近,是热空气上升,为热力上升,A错。②位于高空,由赤道上空吹向30°纬线上空,在向北运动过程中,向右偏转为高空西风,B对。③是运动到该纬度的空气聚集,下沉,为动力下沉,C错。④在近地面,为东北信风,D错。
【小题2】当③ 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北半球正值夏季,澳大利亚西南部是地中海气候,此时是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A错。此时南半球是冬季,潘帕斯草原草木枯黄,B错。北半球是夏季,理论上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凸向高纬。南半球是冬季,理论上等温线凸向低纬,也是向北凸出,C对。上升流主要是受离岸风影响形成,此时,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受西风带影响,上升流不会增强,D错。
考点:考查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分布及成因,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下列四幅等压线图中,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
[?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下题。1.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1℃
D.波动上升
E.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F.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G.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H.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1.考查读图判读分析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1962-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趋势是波动上升的,升高了1°C多.
2.考查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根据图中气温变化,可以看出,气温升高,各地的生长期将增长;但是却更易受低温冻害影响;而由于气温升高,蒸发增加,气候将变干,天然湿地面积将缩小。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山脉D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
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形成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
C.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
D.太平洋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相撞形成
【小题2】关于图中C处的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经度地带性分布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垂直地带性分布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属于纬度地带性分布
D.温带荒漠带,属于非地带性分布
【小题3】下列四图中,正确表示A处气候资料的是( )
【小题4】关于图中B处的农业地域类型,正确的叙述是( )
A.混合农业,专业化程度很高
B.大牧场放牧业,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大
C.商品谷物农业,经营的规模很大
D.季风水田农业,水力工程量大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4】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该图陆地轮廓可知为南美洲,图中D山脉为安第斯山脉,其形成主要是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小题2】图中C处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安第斯山脉东侧,是盛行西风带的背风坡,气流沿山坡下沉,不易形成降水,形成温带荒漠带,属于地形因素引起的非地带性分布。
【小题3】A处位于30°到40°之间南美洲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A图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图7月气温低,且雨热不同期,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C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D图7月气温高,且雨热不同期,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因此正确答案为B。
【小题4】B处为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商品主要出口到国际市场,因此对轨迹市场依赖性大。
考点:南美洲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①地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小题2】与①地相比,②地( )
A.气温年较差较小
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C.昼长年变化较小
D.较早进入新的一天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 据图可知:由海陆形状可知图示区域为以北极为中心,先判断图示东西南北方向;根据等压线分布情况,可知其西侧气压较高,东侧较低,①作垂直于1020等压线指向东,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作用向右偏,风向指向东南方向,因而该处应吹西北风,故本题选C。
【小题2】据图可知:该图为北极地区,则可推出①地在90°W附近,②地位于90°E附近,即②地且较早进入新的一天,②地纬度高于①地,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较小,昼长年变化较大,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气运动、气压带和风带、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运动及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