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A.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大 B.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大 C.纬度高的地区比纬度低的地区日较差大 D.日较差大利于瓜果糖分积累 |
参考答案:小题1: D
小题1: D
小题1: B
本题解析:小题1: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可知B地一定为8℃以下,A地与B地最大差值可达12℃,温差从东南向西北递增。故选D。?
小题2:日较差大表明白天温度高,利于植物光合作用;晚上温度低,利于植物有机物的积累,从而利于瓜果糖分积累。故选D。
小题3:图中A地为非季风区,地处内陆,温差大;B地为季风区,温差小。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8分)阅读江苏省的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江苏省气温和降水分布图
材料2 江苏省资本、劳动力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1)比较江苏省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有何不同。(6分)
(2)干旱是甲乙两地共同面临的自然灾害,请分析两地干旱时间和成因的差异。(10分)
(3)说出该省的人口迁移流向。并简述对迁入地的影响(8分)
(4)结合材料2描述江苏1997-2007年资本、劳动力、技术创新等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特征和差异。(6分)
参考答案:
(1)7月等温线呈西北—东南走向;1月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1月比7月密集。(6分)
(2)甲地春旱;甲地春季雨季来临晚,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增发旺盛;乙地夏季伏旱;乙地夏季受副高影响,降水较少、气温较高,增发旺盛。(12分)
(3)由北向南。(2分)对迁入地的影响:带来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等。(6分)
(4)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基本稳定在60%左右,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劳动力对江苏省经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变化比较大,近年有上升趋势;技术创新对江苏省的经济发展贡献率始终比较小。(6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等温线延伸方向,可以判断7月等温线呈西北—东南走向,1月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1月比7月密集。
(2)读图,甲地属于华北平原地区,春季雨季来临晚,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增发旺盛,作物生长需水量大,形成春旱。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受副高影响,降水较少、气温较高,增发旺盛。形成夏季伏旱。
(3)该省的人口迁移流向是由北向南迁移。对迁入地带来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等。
(4)根据材料2图中曲线分析,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基本稳定在60%左右,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劳动力对江苏省经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变化比较大,近年有上升趋势。技术创新对江苏省的经济发展贡献率始终比较小。
考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差异及原因,人口迁移及对迁入地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0年11月下旬,我国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受某天气系统影响。下表为华北平原甲、乙、丙三地(同纬度)三天气象资料表。读下表回答1—2题。
1、下列表示11月22日甲、乙、丙三地所处天气系统相对位置的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 ]
A.A
B.B
C.C
D.D
2、11月22日丙地气温最高,其主要原因是
[? ]
A.太阳辐射强
B.大气削弱作用弱
C.受暖气团影响
D.大气逆辐射强
参考答案:1、A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球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