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 28 分)下左图和又上图分别为莱茵河与湘江流域图。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并简要说明湘江和莱茵河水文特征突出的差异性。(4分) 
(2)评价橘子洲“美橘”生长的气候条件。( 8 分) 
(3)判定甲区域的年降水量,并从影响降水的因素分析说明你的判定。( 6 分) 
(4)湘江航运价值仅及莱茵河的1/10 。有人提出将湘江建成为“东方莱茵河”的航运规模经济。对此你是否支持,并说明你的理由。( 10 分)
 
	参考答案:
(1)湘江流量季节变化大、夏汛明显(2分),莱茵河流量季节变化小(2分)。
(2)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有益橘树生长(2分);冬季月均温在0°C以上,利于橘树越冬(2分);热量充足,无霜期长,柑橘生长期长(2分);冬季寒潮南下,橘子洲易出现低温冻害天气(2分)。
(3)降水量小于1400mm(2分)。因南面及东面的南岭等山脉的阻挡(2分),该区域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地带,因此降水量比四周少(2分)。
(4)支持。水系发育好,流域面积广,可通航里程长(2分);无结冰期,全年可通航(2分);干流流量大,水位深,干支流适宜大、中、小型船舶航行(2分);水运运价低,通过洞庭湖连接长江航运,可通东达西,开发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2分);在河流开发中,除航运价值外,可获得综合效益(2分)。
不支持。湘江为自然河道,流量季节变化大,不利航行(2分);若改造干支流,修筑大量人工运河,费用大(2分);没有形成河运网络,离出海口远,运输成本高(2分);区域内经济不如莱茵河发达,可供运输的货物量少,开发的经济意义不大(2分);河道开发将破坏自然生态(2分)。
	本题解析:
(1)河流的水文特征,我们往往从河流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有无凌汛现象以及水能蕴藏量等分析,本题要求比较两条河流的水文特征的突出差异,我们要抓住两地的气候类型的差异展开,故通过气候类型差异的比较,可得出水文特征的差异性表现在:湘江流量季节变化大、夏汛明显,莱茵河流量季节变化小。
(2)本题主要考查“美橘”的生长区位条件,既要分析有利条件,又要分析不利因素。从气候上展开:该地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有益橘树生长;冬季月均温在0°C以上,利于橘树越冬;热量充足,无霜期长,柑橘生长期长;冬季寒潮南下,橘子洲易出现低温冻害天气。
(3)根据等降水量线可以看出:该地降水量小于1400mm,主要是因为南面及东面的南岭等山脉的阻挡,该区域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地带,因此降水量比四周少。
(4)本题属于一种开放型的试题,不管你是否支持这种观点,只要你说出合理的理由就可。
支持。水系发育好,流域面积广,可通航里程长;无结冰期,全年可通航;干流流量大,水位深,干支流适宜大、中、小型船舶航行;水运运价低,通过洞庭湖连接长江航运,可通东达西,开发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河流开发中,除航运价值外,可获得综合效益。
不支持。湘江为自然河道,流量季节变化大,不利航行;若改造干支流,修筑大量人工运河,费用大;没有形成河运网络,离出海口远,运输成本高;区域内经济不如莱茵河发达,可供运输的货物量少,开发的经济意义不大;河道开发将破坏自然生态。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行为中可能会直接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A.生物灭虫
B.垃圾焚烧处理
C.建筑废料的填埋
D.推广施用有机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建筑废料的填埋可能会直接造成土壤污染。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土壤污染的直接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大面积的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②造成臭氧层空洞
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④许多物种灭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绿色植物的作用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吸烟滞尘,消除噪声,净化空气等。
大面积的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许多物种灭绝。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图13是2000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归纳图中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
小题2:分析印度尼西亚濒危物种数量较多的原因。
 
	参考答案:
小题1:低纬度或热带国家; 岛屿或临海国家。
小题2:物种丰富,火山、地震、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多;人类过度采伐、毁林破坏了其生存环境;人类过度捕杀。
	本题解析:
小题1:小题从图中印度尼西亚、巴西、印度、墨西哥、菲律宾、马来西亚、坦桑尼亚、越南大体处于南北纬30°之间为低纬度或热带国家,且从地理位置来看是临海国家或岛国。
小题2:小题确定印度尼西亚的纬度位置、板块位置、热带雨林分布区(可联系必修3课本亚马逊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知识)来回答。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10分)
材料一:下表是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对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越多,代表危害越严重)。?
| ?环境问题 省级行政区
 
 | A类 
 | B类 
 | C类 
 | D类 
 | 
| 广东 
 | ●●●● 
 | ●● 
 | ● 
 | ●● 
 | 
| 四川 
 | ●●● 
 | ● 
 | ● 
 | ●●● 
 | 
| 新疆 
 | ? 
 | ●●●● 
 | ●●● 
 | ● 
 | 
| 山西 
 | ● 
 | ●● 
 | ●●●● 
 | ●●●● 
 | 
材料二:我国空气质量周报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形式报告。API越大,表示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越差。监测的项目主要有:TSP --总悬浮颗粒物、SO2--二氧化硫、NOx--氮氧化物等。下表为我国冬季某日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指标资料。
| 质量指标 城市
 
 | 污染指数 
 | 主要污染物 
 | 空气质量等级 
 | 
| 太原 
 | 130 
 | TSP 
 | 3(1) 
 | 
| 深圳 
 | 132 
 | NOx 
 | 3(1) 
 | 
| 珠海 
 | 58 
 | TSP 
 | 2 
 | 
| 重庆 
 | 128 
 | SO2 
 | 3(1) 
 | 
(1)材料一中,B类对应的环境问题是??,这类问题在新疆严重的自然原因?。D类对应的环境问题是 ?,这类问题在山西严重的人为原因是?。(4分)
(2)材料二中,重庆空气污染类型是?,人为原因是 ?,这类污染在太原比较轻,主要自然原因是?;?。(4分)
(3)目前减少城市酸雨产生可采用的有效措施有哪些?(2分)
 
	参考答案:
(1)土地荒漠化;深居内陆,降水少;水土流失;植被破坏(4分)
(2)酸雨(1分);重工业发达,大量燃烧矿物燃料(1分);
北方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少;地形开阔,风力大,利于污染物扩散;沙尘呈碱性与空气酸性气体中和(任2点,2分)
(3)使用清洁能源;倡导公交优先,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任2点,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