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该图是世界四地的关联图,读图,回答问题。
1.如果图中箭头①②③④表示我国的远洋航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如果图中箭头a、b、c表示国际贸易中某农产品产销情况,该农产品是3.如果图中箭头b表示电子工业的转移方向,导致其转移的主要因素有?
①地价? ②技术? ③劳动力 ?④资金
A.①表示到达美国东海岸的航线
B.②表示到达日本的航线
C.③表示到达澳大利亚西海岸的航线
D.④表示到达韩国的航线
E.小麦
F.玉米
G.水稻
H.大豆
I.①②
G.②③
①③
②④
参考答案:1. D
2. A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产业转移。
1.根据经纬度可判断,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分别是上海、韩国釜山、悉尼、旧金山。如果图中箭头①②③④表示我国的远洋航线,则④表示上海到釜山的航线,属于北行航线;①表示上海到旧金山的航线属于东行航线;③表示上海到悉尼的航线,属于南行航线。
2.如果图中箭头 a、b、c 表示国际贸易中的某农产品,abc 分别表示悉尼到中国、旧金山到中国、旧金山到釜山,概括起来就是美国、澳大利亚到中国、韩国。美国、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的粮食出口国,其共同的粮食作物是小麦;所以这种农产品可能是小麦。
3.中国地价低廉、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工资水平较低,这是美国高科技工业转移到中国的主要原因。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2010年9月16日至30日,国家天文台在日面上观测到两个活动区,并且观测到一次C2.0级耀斑。阅读材料完成小题。1.在日面上观测到两个活动区的主要判断依据是2.观测到的这次C2.0级的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3.预测再一次观察到耀斑的时间最可能是什么时候:
A.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
E.光球层
F.色球层
G.日冕层
H.日珥
I.2016年
G.2021年
2027年
2036年
参考答案:1. A
2. B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我们看到的太阳为太阳的光球层,光球层上对应的太阳活动为太阳黑子,因此在日面上观测到两个活动区的主要判断依据是太阳黑子活动。
2.耀斑发生于色球层。
3.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11年。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活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太阳外部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和活动周期。属于基础知识识记类型,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即可轻松作答。
本题难度:困难
3、多选题 下表内容为某年中日美英四国人均能源消费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关数据,回答1—2题。

1、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排放二氧化碳,从而大量吸收地面释放的热量
B、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气温增高
C、制冷设备释放氟氯烃化合物,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使气温升高
D、过度砍伐森林
2、为控制全球“温室效应”问题,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
A、加强国际合作,发达国家应承担主要任务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森林覆盖率
C、增加人口数量
D、大量使用煤、石油等能源
参考答案:1、AD
2、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指出其中符合自然资源概念的图例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能满足这两个要求的只有B。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注意自然资源的概念中两点缺一不可,试题较简单。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下图是21世纪初某年世界部分国家碳排放状况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题。
(1)在美国、俄罗斯、法国、印度四国中任选一个国家,指出该国相对于中国的碳排放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美国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均较多;或俄罗斯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较多;或法国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较多;或印度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接近。(四选其一)
(2)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能力增强,增加了大气逆辐射,导致气温上升(或温室效应增强,或大气保温作用增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