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为下图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1.有关资源型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2.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A.当资源年开采量达到70%时,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
B.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时,资源总开采量达到最大值
C.衰退期警戒阶段资源年开采量呈下降趋势
D.衰退期发展阶段资源年开采量仍呈上升趋势
E.将资源开采业集中到赢利多、机械化水平高的大矿井
F.发展交通运输,合理引入区域以外的资源
G.利用高新技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步伐
H.加强资源立法和执法,停止资源开采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注意多轴坐标的准确读图,图示70%所在的纵坐标是资源总开采量,反映当资源总开采量超过70%,则进入衰退期;而在其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主要差异又体现在资源年开采量上,成长期阶段,资源年开采量不断上升;成熟期阶段,则资源年开采量保持稳定,在衰退期阶段,资源年开采量呈下降趋势,故C项正确。
2.直接根据选项内容,节约资源、实施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调整产业结构等是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一般做法,而停止资源的开采显然不符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故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抓住图示的坐标含义准确的读图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掌握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般原理,注意比较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读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题。
1.图中四地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2.关于图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和④
B.②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E.人口潜力从东向西不断递减
F.②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气候条件优越
G.③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
H.④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矿产资源丰富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图7中四地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①和③。
2.关于图7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
A. 人口潜力从东向西不断递减,不对。由图可知,美国人口潜力从东向西呈递减趋势,但在美国西海岸又有所回升。
B. ②地区人口潜力较大与气候无关,因为②地区位于美国东北部,气候严寒,②地区人口潜力较大与该地区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就业机会相对较多等因素密切相关。
C. ③地区处于山脉背风坡,故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
D. ④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为新兴工业区,且环境优美,阳光充足。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同时本题也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另外本题也可考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美国人口的移动方向等知识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在提高,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密度增大
B.耕地面积扩大
C.出生率在增高
D.死亡率在降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在提高,其主要原因是死亡率在降低,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表,完成问题
1.该地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年份为2.21世纪以来,该地人口
A.1950年
B.1955年
C.1965年
D.1970年
E.出生率下降
F.死亡率上升
G.自然增长率上升
H.人口数量减少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最快,即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利用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死亡
率,计算即可。
2.2000—2005年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数据显示,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故出现人口
负增长。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假设某地域内每个居民的重量都相等,则在该地域全部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点就是人口重心。每当人口分布状况发生变化,人口重心就会有相应的移动。从一个时期人口分布重心的移动轨迹中,可以看出全地域人口分布变化的总趋势。读“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重心迁移趋势的判断,正确的是2.我国少数民族分布人口重心大致位于
A.①表示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②表示汉族人口重心迁移
B.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西迁明显
C.相对于少数民族,汉族人口重心向南迁移趋势明显
D.人口重心的迁移与经济重心的迁移没有关系
E.江南丘陵
F.青藏高原
G.四川盆地
H.东北平原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1.人口重心由经度和纬度分别表示,两者累加才能正确表示,①向南侧移动明显,②表示向偏东方向移动;由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地理分布,可知①是表示汉族,②表示少数民族。正确答案选C。
2.由经纬度可判读少数民族分布在西部地区。正确答案选C。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