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世界城市化进程图”,完成问题。
1.2006年2月26日,全球人口总数突破65亿。世界50亿人口日出现在2.从1950年至2000年的50年时间里,世界乡村人口大约增加了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E.32.5亿
F.14.5亿
G.17.5亿
H.10.5亿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提取有效数据进行计算的能力。知道了某年的城市化水平和城市人口,可以计算该年的总人口。
2.根据上题方法可分别计算出1950年和2000年总人口,减去城市人口即是农村人口。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城市地租空间变化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四条曲线,与现实较为吻合的是2.上述城市地租空间变化曲线形成的影响因素是:
①风景的优美程度?②房屋的结构及所使用的材料 ③交通便捷程度?④距离市中心远近
A.a b
B.c d
C.a c
D.b d
E.①②
F.②④
G.①③
H.③④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地租的主要因素。城市地租主要受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影响。距离适中越近,交通通达度越高,地租水平越高。城市中心地租最高,在城市的外围交通通达度较高地区容易出现地租次高峰。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地租的主要因素。城市地租主要受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影响。距离适中越近,交通通达度越高,地租水平越高。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中国人口变化图”(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剩余劳动力增长率),完成下题。
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时段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2.图示时期,大多数年份我国社会剩余劳动力增长率较大,这说明我国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B.②时期,人口增长暂时处于“低—低—低”模式
C.③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D.④时期,人口增长速度比较平稳
E.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F.人口出生率高
G.新增就业岗位有限
H.城市化进程快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①时期,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大幅下降,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上升;②时期,受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人口增长表现为出生率下降,死亡明显上升状态,并不是“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模式;③时期对应的时间是1965年---1980年,这不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时期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故选项A B C的说法都是错误的。1980年以后,我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都保持在较低水平,使得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表现为比较平稳的特征。故选D
2.根据材料中的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剩余劳动力增长率”可知,社会剩余劳动力增长率较大不是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单一结果,还与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有关,结合图中的相关信息可知,图示时期范围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由此可以推断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也呈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较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趋势更加明显。这说明了新增就业岗位有限,就业压力越大。
考点:人口的增长
点评:本组题主要考查考对统计图表的判读、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及其产生的影响,试题属于中档偏难的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世界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完成问题。
1.在城市化第Ⅱ阶段,主要出现2.当前,下列国家中最可能处于城市化第Ⅲ阶段的是
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B.逆城市化现象
C.一、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D.生物多样性增多
E.埃及
F.德国
G.中国
H.印度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
1.图示Ⅱ阶段城市化速度快,尤其是工业发展迅速,故环境污染较严重,而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2.Ⅲ阶段城市化水平高,判断为发达国家。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欧洲西部某城市1970—1996年年平均气温增幅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1.该城市发展较快的方向是2.该市要建钢铁厂,最适宜布局在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E.O处
F.N处
G.M处
H.P处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城市的东北方向有一闭合的3℃增温等温线,增温幅度最大,热岛效应最明显说明东北方向城市发展最快。
2.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得知是欧洲西部某城市,所以终年盛行西风,具有大气污染的钢铁厂应该布局在西风的下风向,所以选城市东北部O点。
考点:主要考查了等温线和工业区的布局。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欧洲西部某城市1970—1996年年平均气温增幅等温线分布图为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等温线的判读和工业区的布局。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