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A.自转线速度大 B.自转角速度小 C.地转偏向力小 D.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1月初正午太阳高度大于66.5°。图中各点中,只有b点符合此特点。故B为正确选项。
考点:地理位置判断
点评:该题有一定难度,属于能力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读图对地理位置判断的能力。
【小题2】试题分析:阅读上图可知,a点昼长为12小时,正午太阳高度为90°,表明纬度位置较低。e点昼长为24小时,正午太阳高度低于30°,表明所处纬度位置较高。可知与a点相比较,e点自转线速度小,地转偏向力大,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两者角速度相同。由以上分析可知,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
考点:地球上不同位置地球运动特性差异
点评:该题有一定难度,属于能力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读图对地球上不同位置地球运动特性差异的分析能力。
【小题3】试题分析:读图可知,图中c点昼长略大于12小时,正午太阳高度为60°。30°纬线正午太阳高度取值范围是[46.5°,83.5°],60°纬线正午太阳高度取值范围是[16.5°,53.5°] 。由此可知,c点位于中纬度地区。
考点:空间定位
点评:该题有一定难度,属于能力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读图进行空间定位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12分)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为北半球 (节气)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2)A地地处五带中的 带,此时澳大利亚的季节是 季。
(3)此时A点太阳高度是 。这一天中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4)此时C地的地方时为 点,这一天A地昼长为 小时。
(5)此时北京时间为 点,西七区区时为 点。
(6)该日有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是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纬度范围是 。
参考答案:
(1)冬至 23°26′S
(2)北温 夏
(3)0° 90°
(4)20 4
(5)20 5
(6)66°34′N—90°N 0°—90°N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地球光照图,图中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所以是冬至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纬度是23 26´S。
(2)读图可以判断出A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南半球是夏季,澳大利亚是夏季。
(3)A点位于晨昏线上,所以此时的太阳高度是0 。B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有阳光直射现象,所以正午太阳高度是90°。
(4)根据图中经线分布可知,每两条经线之间差30°,图中C点左边的经线是昏线与赤道交点,为18点,则C点的地方时为20点。图中A位于昏线上,与赤道与昏线交点所在的经线差60°,故A点14点日落,则该地昼长为(14-12)*2=4小时。
(5)由图可知图中0°经线为12点,则北京时间为20点。此时0时区为12点,0时区比西七区早7个小时,故西七区的区时为5点。
(6)根据图中可知,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现象,此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赤道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当地时间2014年11月15日10时,20国集团(简称G20)领导人第九次峰会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东十区)举行。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下列城市观众收看本次G20峰会开幕式(直播)的当地时间(区时)是( )
A.纽约——11月15日19:00
B.伦敦——11月14日0:00
C.北京——11月15日8:00
D.开罗——11月14日8:00
【小题2】本次G20峰会开幕时( )
A.太阳直射北半球
B.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
C.北极附近出现极现象
D.澳大利亚昼长夜短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次G20峰会开幕式直播时东十区区时为11月15日10时,相邻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且越偏东地区区时越早,由图可知,纽约、伦敦、北京、开罗分别位于西五区、零时区、东八区、东二区,四地区时分别为11月14日20时、11月15日0时、11月15日8时、11月15日2时,因此C正确。
【小题2】本次G20峰会开幕时为11月15日,为北半球冬季,此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地球在其公转轨道上位于远日点和近日点之间比较接近近日点的位置,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昼长夜短。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每年10月4日至10日为世界空间周,2014年世界空间周的主题是“空间科技为您导航”。目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的空间站,已经成为一个全球观测和监测站。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空间站能够进行全球观测和监测,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
B.RS
C.GIS
D.数字地球
【小题2】在世界空间周期间( )
A.我国在南极科学考察工作接近尾声
B.洛阳日落方位逐渐北移
C.三亚正午阳光照进教室内面积渐小
D.悉尼日落时间越来越晚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空间站进行全球观测和监测的实质是获取地球信息,这是RS的主要功能。GPS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GIS主要用于数据的分析、管理、输出等。
【小题2】世界空间周期间为秋分日后不久,此时南极圈内刚开始出现极昼现象,我国南极科学考查工作即将开始;秋分日后,北半球进入东半年,昼短夜长,洛阳日落方位逐渐偏南;此时太阳直射点自赤道南移,三亚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正午阳光照进教室内的面积逐渐增大;南半球的悉尼昼长逐渐变长,日落时间越来越晚。
考点:3S技术、地球运动的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 在图中绘出晨昏线,用斜线表示夜半球;
(2) 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日期是 前后;
(3) 此时图中字母地点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有__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有_________;
(4) D点属于五带中的 , ABCD中既没有直射现象又没有极昼极夜的点是________;
(5) 此季节,亚欧大陆被 气压控制 ,它切断了北半球的________气压带。
参考答案:
(1)略
(2)23°26°S,30°E;12.22
(3)C;ABD;
(4)热带, B
(5)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副极地低
本题解析:
(1)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垂直,右侧部分为夜半球。
(2)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时间为12月22日,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23°26°S,30°E)。
(3)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符合的点有C;北半球的点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符合的点为ABD。
(4)D点位于热带(有太阳直射的地方);既没有直射现象又没有极昼极夜的点位于温带,符合的是B。
(5)北半球的冬季,亚欧大陆被高气压控制,切断了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农业生产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