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市外移动主要是为了
①靠近交通干道? ②拓展城市范围? ③降低生产成本? ④保护城市环境
A.①③
B.③②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市外移动主要是为了③降低生产成本、④保护城市环境。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区的区位选择。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联系课本知识即可作答。
问题设计:城市中各功能区的最佳区位和区位选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功能区
最佳区位
区位选择的原因
商业用地
市中心
要求最大程度的接近消费群体,靠近市中心,交通便捷,商业付租能力强
住宅用地
接近市中心
占地多,要求方便上下班,又要方便购物,靠近市中心处
工业用地
远离市中心
工业生产占地较大,地租占成本的比例很高,远离市中心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图3为“长江三角洲两个不同时期的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关于图示地区城市等级、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2.与1985年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变化表现在
①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
②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减少
③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增加了生物多样性
④城市建设使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
A.常州的城市等级比镇江高
B.无锡的服务功能比苏州多
C.杭州的服务功能比宁波齐全
D.南京与上海的服务范围不相交
E.①②
F.③④
G.①④
H.②③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心地理论及城市化。
1.根据图示城市的等级大小可以解答。
2.城市化使城市区域相比乡村地区降水多,温度高,城市区域生物多样性被破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减少。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回答问题
1.1982年该国城市化水平约为2.该国家可能是3.1982年-2006年,该国城市化总趋势表现为4.目前该国城市化进程可能是
A.10%
B.20%
C.30%
D.40%
E.美国
F.中国
G.印度
H.墨西哥
I.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G.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进入老龄化阶段
滞后城市化
虚假城市化
逆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参考答案:1. B
2. D
3. C
4.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所以1982年该国城市化水平约为20%。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该国城市化起步晚,为发展中国家,该国城镇人口增加迅速,所以可能为拉丁美洲国家墨西哥。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3.该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快,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属于城市化的加速阶段。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4.有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快,而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城市化的速度,出现虚假城市化的现象。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国三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图”,回答问题。
1.决定甲、乙、丙三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分别是2.下列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甲城市相似的是
A.自然资源、水陆运输、商业贸易
B.商业贸易、自然资源、水陆运输
C.水陆运输、自然资源、商业贸易
D.自然资源、商业贸易、水陆运输
E.拉萨
F.桂林
G.株洲
H.鞍山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1.从图中可看出,甲城市是由矿产资源的开发、加工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其主导区位因素必然是自然资源;乙城市是由集市发展起来的商业城市,则商业贸易是其兴起的主导因素;丙城市是由渡口发展起来的,则便利的水路运输条件是其兴起的主导因素。
2.位因素必然是自然资源;鞍山是铁矿资源的开发、加工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城市依次是在河流、交通、政治、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是
A.攀枝花石家庄大同堪培拉
B.广州华盛顿西安鞍山
C.赣州株洲巴西利亚玉门
D.攀枝花郑州杭州邯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