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A.商品谷物农业 地广人稀 B.大牧场放牧业 雨热同期 C.乳畜业 市场广阔 D.季风水田农业 劳动力丰富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农业生产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多选题 甲地每年9月下旬种植冬小麦,次年6月收获后再种植玉米。乙地每年4—7月种植早稻,8—11月种植晚稻,冬季种植绿肥或油菜。据此回答1—2题。
1、符合甲、乙两地的气候条件分别是
[? ]
A.无霜期分别约为150天、180天
B.≥10°C积温分别在3400°C、4500°C以上
C.年降水量分别约为650毫米、1300毫米
D.年降水量分别集中在春季和夏季
2、甲、乙两地可能分别位于
[? ]
A.华北平原,鄱阳湖平原
B.三江平原,洞庭湖平原
C.鄱阳湖平原,河套平原
D.渭河平原,江汉平原
参考答案:1、BC
2、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世界某区域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及气温降水图,完成下列要求。(20分)
(1)B、C两图中与A图中甲地气候类型相匹配的是________图,这种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简要分析乙地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3分)
(3)为研究当地农业发展状况,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乙地某村进行了调查,获得
如下资料:
| 项 目 类 别 | 家庭 (户) | 人口 (人) | 耕地面 积(亩) | 水田面积(亩) | 水稻单产 (千克/亩) | 出售稻米 (千克) | 机械 (台) |
| 数据 | 26 | 93 | 82 | 56 | 1 160 | 6 496 | 2 |
参考答案:
(1)C 受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的
(2)气候条件优越,夏季高温多雨;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市场需求量大
(3)水稻种植业(或季风水田农业) 主要问题: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合理化建议: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适度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商品率;提高机械化水平。
(4)水源不足 东水西调工程
本题解析:
第(1)题,甲地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和西南部,为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故C图符合;其成因主要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
第(2)题,乙地位于中南半岛,当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故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从气候、地形、水源等自然条件和市场、劳动力、农业基础等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第(3)题,从表中看出,该村人均耕地面积少,且耕地中水田面积占68.3%,因此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田农业。该村人均耕地不到一亩,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及商品率低。要提高农民收入,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以吸引农业劳动力,提高机械化水平。
第(4)题,甲地区位于大分水岭的西侧,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故降水少,水资源不足成为了当地农业最大的限制性条件,故当地政府实施了东水西调工程。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分析,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以下判断技巧:
(1)甲位于南半球,故1月气温应高于7月气温,故C图符合。该地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为地中海气候,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
(2)乙地的农业生产以水稻种植业位置,故主要区位条件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等方面分析。
(3)乙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水稻种植业,其特征:生产规模小(小农经营);单产高;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商品率低。
(4)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混合农业因为位于大分水岭西侧,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故水源不足是当地最主要的限制因素,为此澳大利亚政府实施了东水西调工程。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球运动及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