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地球》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A.12月22 日北极点 B.6月22日北极圈 C.12月22日南极点 D.12月22日南极圈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可知,1月初太阳直射纬度在南回归线附近,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60?左右。由图可知选择B项。
小题2: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北回归线以北的太阳高度小于66?34’。所以符合的是C项。
小题3:⑤地昼长24小时发生极昼现象。正午太阳高度约30?左右。若是北半球的夏至日,6月22日的北极圈太阳高度角接近50度,
正确的是C项。
小题3:⑤地昼长24小时发生极昼现象。正午太阳高度为22.5°附近,可能为6月22日北极点,或12月22日南极点。极圈出现极昼正午太阳高度为46°52′。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4:北京位于P点时,太阳高度角70度左右、昼长夜短应是夏季。可能出现天气状况是午后暴雨。
点评:该题有一定难度,属于能力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读图对地理位置判断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5月某日四个城市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四地中:
A.①位于中国,纬度为30°N
B.②位于杭州的西北
C.③位于极圈内,东南风盛行
D.④位于南美洲,西北风盛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判断四地昼长、所在半球、当地经度等。5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地区昼长夜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图中1地,昼长13小时,位于北半球,其正午太阳高度为75°,当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2点,故从位于120°E上。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到北回归线(24°N),耗时3个月,即每月约8°,每周约2°。5月1日至31日直射点应位于10°N—18°N之间。故1地纬度介于25°N—33°N之间。故1地位于我国,纬度有可能为30°N,A可能正确。2地与1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但昼长小于12小时,故地位于南半球,位于杭州以南,B错。3地昼长达到24小时,出现极昼现象,位于北极圈以内,当地盛行东北风,C错。4地地方时12点时,北京时间为6点,当地位于120°E东侧,两地经度相差90°,故4地经度为150°W,南美洲经度介于40°W—80°W之间,故D错。综合分析,A正确。
考点:昼长计算、经度计算、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北京时间2011年2月18日17时55分,“火星—500”项目的中国志愿者王跃首次踏上模拟火星表面。读下表,完成下题。
| 火星 | 地球 |
直径 | 4220英里 | 7926英里 |
自转轴的倾斜角度 | 25度 | 23.5度 |
公转周期 | 687个地球日 | 365.25日 |
自转周期 | 24小时37分钟 | 23小时56分钟4秒 |
大气 | 主要是CO2以及部分水蒸气 | 氮、氧、氩及其他 |
大气密度 | 0.07 | 1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体考查类地行星特性的比较。通过地球和火星特性的比较可知火星自转和公转的速度均比地球快慢,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大,由于火星存在25度的自转轴倾斜角所以存在昼夜长短的变化。而且火星自转轴的倾斜角度比地球大所以火星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范围比地球大。所以本题选C。
考点:类地行星自然属性的比较。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只要掌握地球自转相关知识结合题文就可以轻松答题。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等值线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