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题《大气运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A.①地处在背风岸 B.③地先为迎风岸后为背风岸,迎风岸时风力更强 C.④地处在迎风岸 D.②③两地互为背风岸和迎风岸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这次天气过程太湖水位最大值约为4.8米,太湖水位最小值约为2.40米,所以其水位差最大值约为2.4米,2.45m最接近。
【小题2】读图可知,①地处水位高,应该位于迎风岸,A不正确;③地先为迎风岸后为背风岸,但最高值高于平均潮位的幅度较小,所以迎风岸时风力较弱,B不正确;④地处水位最低,所以其位于背风岸,C不正确;②③两地水位此长彼消,所以互为背风岸和迎风岸,D正确。
【小题3】在台风不同位置,其风向不同,而且变化规律性较强;而图中湖泊水位变化较大,风向变化也较大,故而推断引这次大风天气的天气系统可能是台风;冷锋和暖锋,风向变化规律性较差;副热带高压以下沉气流为主,风力较小或者无风;故A正确。
考点:湖泊水位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假设图示的冬季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参考答案:(1)答:A地未来30小时内因高压脊(或天气系统)东移,风向将由偏北转为东北风,再转为东风和东南风。同时随着等压线间距缩小(或气压梯度加大),风力略有增加。随着风向由偏北转向南,A地气温也会略有上升。
(2)答:B城市(为武汉),处于我国中部东西、南北交通的要冲,(自古有“九省通衢”之称)。(东西向,武汉是)长江航线(黄金水道)及汉江与长江的交汇处的(重要)河港;(南北向,武汉位于)京广铁路(的中间位置)。此外,还通过汉丹线等铁路与焦柳线、京九线相连接。并有公路、航空等(与其他地区相联系)。
(3)庐山;世界遗产(世界人类遗产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夏季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单位:hpa)垂直分布示意图,N市日出时间7:20,日落时间21:00(北京时间)。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N市可能位于
A.美国中央大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恒河平原下游
D.尼罗河三角洲
【小题2】该天气系统过境N市,可能出现
A.淫雨霏霏
B.大雪纷飞
C.持续干旱
D.狂风暴雨
【小题3】该天气系统北移过境N市,该市的风向
A.东北风转西南风
B.东南风转西南风
C.东北风转西北风
D.西北风转偏南风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材料中的日出、日落时间,该地昼长是13小时40分。当地方时正午12点时,北京时间是14:10。该地经度约87°E,可能位于恒河平原,C对。可以计算出其它三地经度, A、B、D错。
【小题2】根据等压线,图示天气系统中心气压比四周低,应是低压中心,可能是气旋或台风天气系统。该天气系统过境N市,可能出现狂风暴雨天气,D对。淫雨霏霏是锋面雨,A错。大雪纷飞天气出现在冬季,B错。气旋多降雨天气,C错。
【小题3】结合前面分析,使用北京时间,应在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辐合,该天气系统北移过境N市,该市的风向由东北风转西南风,A对。
考点:时间计算,常见天气系统及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图 “2013年3月16日23时中国局部地面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甲地受 气压控制,其天气状况为 。
(2)图示时间哈尔滨市的风向为 。与杭州市相比,哈尔滨市的风力 ,判读依据是哈尔滨市等压线 ,水平气压梯度力 。
(3)图中A天气系统是 ,其移动方向是 。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北京市的天气特点是 。
(4)图中A天气系统过境时,给北京市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等。
参考答案:
(1)高 晴朗
(2)偏南风 大 密集 大
(3)冷锋 向东南方向移动 云量增多,气温下降,伴有降水(大风)
(4)降水缓解春旱(降水影响出行等)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图中的等压线数值判断,甲地是高压中心,受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
(2)根据空气水平运动的原理,水平方向上总是由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北半球向右偏,可以判断图示时间吹偏南风。从哈尔滨位于低压中心的位置分析,位于北半球低压中心的南部,应是(西南风)偏南风 。读图可以看到,与杭州市相比,哈尔滨市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所以风力大。
(3)根据锋面符号或是气旋的气流运动情况,可以判断A天气系统是冷锋。向东南方向移动。冷锋过境时,天气特点是天空中云量增多,气温下降,伴有降水(大风)等天气现象。
(4)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此时是3月16日,是春季,华北地区有春旱现象,此次降水可以缓解春旱的旱情,当然降水天气也影响出行等。
考点:等压线图,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过境时的天气特征。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主要自然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