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二)
①国家政策的支持 ②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大力发展企业的核心技术 ③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 ④完善交通网,加大产品的出口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0年5月,在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作为中国的西大门,作为,喀什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12月30日,连接南疆8个县市的喀和铁路(如图所示)建成通车。读图完成3题。 参考答案:1.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与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体现本国经济增长对进出口贸易的依附程度。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通过图中曲线分析,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甚至超过了日本,但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技术较为落后,高附加值的商品比例依然很低。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但人均水平仍然较低,我国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的比重低于日本,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是国际金融影响较大。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水土流失易导致下游
A.径流量减少
B.不易决堤泛滥
C.径流量增多
D.季节变化减小
E.输沙量大
F.水库淤积严重
G.流速减慢
H.利于河流航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河流流域内的水土流失严重,则导致河流含沙量加大,带到下游,流速减缓,则泥沙淤积,故C项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出发,结合水土流水对河流水文条件的影响和河流下游的水文特征综合分析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2008年的冬天,全球经济“寒意”阵阵。各类A经贸洽谈会规模上都不同程度地缩了水,成效自然也要打不小的折扣。而带有明显“双转移”(所谓“双转移”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和“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特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山区及东西两翼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简称山洽会),无论是参展规模、参会人数,还是最为重要的签约项目,都实现了逆势飘红。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演变图。
(1)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早期我国台湾电子企业生产工厂大量西移至广东东莞等地,其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纵观“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其工业结构变化趋势是由原料导向型→________→________转变。(2分)
(3)从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分析该地区产业向外转移的原因。(3分)
(4)试从产业转移接收地的角度分析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所带来的影响。(3分)
参考答案:
(1)劳动力成本和低廉。(2分)
(2)劳动力导向型 技术导向型(2分)
(3)劳动力价格和地租上升,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3分)
(4) 加快接收地的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水平;可能会加大环境污染程度。(任写出3点得3分)
本题解析:
珠江三角洲地区早期之所以成为国外(含台湾)企业的转移阵地之一,主要与当时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与国外相比,是比较低廉的这一因素有关。结合其产业结构演变图可知,这些年来,它经历了由原料导向型向劳动力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方向转变的过程。在近些年来,由于当地的劳动力价格和地租上升、能源的短缺、环境污染严重,当地的原料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的产业不得不向外转移,本地向技术导向型产业方向发展。纵观其产业转移的全过程,它为当地的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水平做出了贡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当地的环境污染程度
点评:本题关键是考查考生对产业转移、区域工业化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的理解,试题难度不是太大,对一般的考生来说,得分容易,得高分难,属于中档性的基础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自然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