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四)
A.使地球气候异常,从而使天文五带范围中的热带范围扩大 B.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C.在地球各地的夜空都能产生极光 D.使地球的两极地区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黑气是太阳的黑子现象,主要发生在光球层。选择A项。
小题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包括对地球气候的影响,黑子影响降水;扰乱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出现中断;产生磁暴现象;二极有极光现象。正确的是B项。
小题3:太阳活动周期是平均11年。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中心表示南极,阴影区为3月22日,非阴影区为3月21日,据此回答
此时下列地区的时间是 ( )
A.SA的地方时是3月22日24时
B.SB的地方时是3月21日24时
C.北京时间为3月22日12时
D.伦敦时间为3月21日6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图中心表示南极,地球顺时针旋转,阴影区为3月22日,非阴影区为3月21日,则SB为180°经线,SA为0:00经线,为21日的24点;新的一天的范围是16小时,180°的地方时为16:00,则北京时间为3月22日12时,伦敦时间为3月22日4时。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的四幅昼夜分布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图晨昏线经过极点,即与经线重合,判断为春分或秋分日;B图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C图自转方向显示为南半球,图示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 D图自转方向判断为北半球,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
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晨昏线与经线、纬线之间的关系,掌握二分二至日晨昏线分布的基本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2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为_________半球的俯视图,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___。
(2)A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_____。
(3)E点的昼长为_________小时。
(4)说出图示日期到本次期末考试时间段内大连地区的昼夜长短及变化状况。
参考答案:
(1)南(2分)冬至 (2分)
(2)6点 (2分)
(3)18小时 (2分)
(4)昼小于夜(2分) 昼变长,夜变短 (2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可知,图示是南半球的俯视图;图中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则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2)图中A点为晨线和赤道交点,故为6点。
(3)图中每两条经线之间相差45°,图中E点黑夜的弧长为90°,故黑夜为6小时,则E点的白昼长为18小时。
(4)图示日期为12月22日,期末考试在1月初,故此时为北半球昼短夜长,由于太阳直射点过了12月22日,逐渐北移,则北半球昼长变长,夜长变短。
考点:该题考查光照图的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 根据我国“风云二号”卫星的实时监测,2008年3月28日17时至22时,太阳连续爆发6起中等强度的耀斑,29日17时,太阳又爆发一次强烈的耀斑,持续时间约一个小时,耀斑喷射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暴”几个小时就抵达了近地空间。回答1—2题。
1、“太阳风暴”对地球的重大影响是
[? ]
[? ]
参考答案:1、A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人口迁移与人口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