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①加强在海外投资能源的开发和经营 ②加速研究开发新能源及替代产品 ③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 ④建立多元化的能源进口渠道 ⑤加速国内能源资源的勘探与开采 A.②③①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能源消费。“黑金三角”是指产煤多的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三个地区。
小题2:抓住“开源”措施,石油战略储备不属于开源。
小题3:我国的煤产量不是处于大量过剩状态。“煤制油”可以减少因烧煤而带来的环境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该表为我国南方山区某县1961—2005年有关情况统计资料。据此回答问题。
| ? | 1961年 | 2005年 |
| 耕地面积(km?) | 400 | 521 |
| 森林面积(%) | 36.79 | 20.46 |
| 气温年较差(℃) | 24.1 | 27.6 |
| 年降水量(mm) | 1369 | 1087 |
| 雨季地表径流量(亿m?) | 7.1 | 8.2 |
| 水土流失面积(km?) | 61 | 108 |
| 粮食总产量(万吨) | 9.6 | 11.9 |
| 人口(万人) | 41.5 | 60.1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之间根据表格数据,把耕地总面积、森林总面积、粮食总量和水土流失面积依次除以人口总量即可。
小题2:结合表格属于反映该地区由于过度开垦导致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重,生态环境恶化,故导致了粮食的单产下降,而其根本原因是人口数量增加,故A项正确。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表格数据的基本信息,判断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2011年5月,影响我国气候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往年整体偏弱,且湖区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鄱阳湖大幅”,部分湖区变成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鄱阳湖“瘦身”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评价图示区域大力发展炼铜工业的有利条件,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报道,江西省拟在鄱阳湖入长江口处建一座长2.8千米的大坝,以控制鄱阳湖水量。对于这一建坝计划,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夏季风(暖湿气流)偏弱,降水较往年偏少;气温偏高,蒸发加剧;上游水电站拦蓄河水,入湖径流量减少(或长江上游来水减少)。
(2)铜矿、水电丰富(近原料地、能源地)。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造成环境污染。
(3)赞同。理由:建坝后可增加翻阳湖枯水季节水量,可减轻鄱阳湖区丰水季节的洪水威胁,具有供水(灌溉)、航运、旅游以及水产等方面的综合效益。(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反对。理由:建坝拉截湖水不入长江,可能影响长江下游的用水安全;可能影响鄱阳湖的天然调查调蓄作用,威胁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可能改变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影响鱼鸟生存。(答出其中两点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区域地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