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 高考地理试卷《地图》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A.① B.② C.③ D.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该区域西部夏季日照时数长,冬季日照时数短,是因夏季白昼时间长,冬季白昼时间短,C对。太阳高度不影响日照时数,海拔高度冬夏季是一样的,夏季天空中云量更多一些,A、B、D错。
【小题2】因四地纬度相差不大,正午太阳高度也相差不大,所以影响太阳电站建设的因素主要是日照时数。对比图中四地的日照时数,①地的日照时数最多,所以最适合建太阳能电站。故选A。
考点:区域日照时数差异的原因,影响日照时数的主要因素,区域能源开发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①       ,②         ,③         ,④        ,
⑤        ⑥      。
(2)⑤、⑦两地的垂直距离为      m,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 cm,其实际水平距离是   km。
(3)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
(4)小河流向    方。计划把水调到C处,有虚线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好?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盆地 陡崖 山谷 山脊 山顶  鞍部 (5分)
(2)11  4.6(2分)
(3)1∶100 000(1分)
(4)东或东北(1分) 选择AC路线较合理,(1分)因为A处比C处高,可自流引水,而B处比C处低,往高处引水较为困难。(1分)
(5)选在甲处好(1分) 因坡度较缓,虽然乙处坡度比甲处更平缓,但在建坝后,乙处会被淹没,甲处则濒临水库,灌溉方便。(2分)
本题解析: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为陡崖。据图可知:①为盆地,②为陡崖,③为山谷,④为山脊,⑤为山顶,⑥为鞍部。
(2)根据等高线知识可以算出⑤、⑦两地的相对高度为11米,据图中的比例尺,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2.3×2=4.6千米。
(3)比例尺放大的计算公式为: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1:200000×2=1:100000。
(4)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一般来说,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确定方向。本题据图中指向标可知:小河流向自西向东或东北流。AC路线地势逐渐降低,可以实现自流输水,工程量小,代价低,后期运营成本低。计划把水调到C处,应选择AC线路。
(5)利用等高线的疏密来判断坡度的平缓和陡峻,一般来说: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峻。要选择一处整修梯田,应选择等高线稀疏的甲处。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有一公路沿河兴建。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
A.东南向西北流
B.西北向东南流
C.东北向西南流
D.西南向东北流
【小题2】若河水暴涨,最可能被水冲毁,使行车受阻的路段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河流一般从地势高的地区流向地势低的地区,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相反。根据图中指向标可知,该地河流等高线向西北方向凸出,故该地河流大致从西北向东南流。
【小题2】读图可知,图中丙出有转弯,且丙位于河流的凹岸,受侵蚀严重,当河水暴涨,河水容易向丙岸流动,容易水流溢出,使行车受阻。
考点:该题考查河流的流向和凹凸岸。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北半球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河流P-M段的大致流向为________,其________岸冲刷较严重。(2分)
(2)计算图中X与Y两点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___米,居民区与甲山峰之间的最大温差约为________℃。(取整数) (2分)
(3)人们计划在乙处兴建水库大坝,简述其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2分)
(4)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状况,描述该区域内地形、地势分布的特点。(4分)
参考答案:
(1)自西向东 南(右) (2)500? 6 (3)河谷狭窄地带,有利于筑坝,工程量较小;上游河谷较宽,有较大的蓄水区域。 (4)地形:北为平原,南为山地。(或北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南部地区以山地为主。)地势:北低南高。(或北部海拔较低,地势起伏较小,南部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
本题解析:
(1)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注意P处100米等高线凸出方向,可判断河流流向是自西向东,再结合图中指向标可判断河流流向,此地位于北半球,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由图可看出河水向右冲刷严重。
(2)从图上可以看出保护X地海拔500米,Y约1000米,所以两地相对高度为500米,居民点海拔介于100米至200米之间,山峰海拔在1000米至1100米之间,二者最大高差为1000米,最大温差为6℃。
(3)可从河谷地形影响工程量、河谷面积影响库容等方面分析。从图中看出,乙处位于河谷狭窄地带,有利于筑坝,工程量较小,上游的河谷较宽,有较大的蓄水区域,因此可以在乙处兴建水库大坝。
(4) 从等高线的分布状况,该区域北部等高线稀疏,所以为平原,南部等高线密集且大于500米,所以为山地;北部海拔较低,地势起伏较小,南部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势北低南高。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四幅经纬网示意图”,完成问题。? 1.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2.甲(23°26′N,160°E),乙(23°26′S,160°W)两点,甲点在乙点的3.图中P地位于X地的方向是4.从X地到P地经过
1.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2.甲(23°26′N,160°E),乙(23°26′S,160°W)两点,甲点在乙点的3.图中P地位于X地的方向是4.从X地到P地经过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⑤
E.东北
F.西北
G.西南
H.东南
I.南方
G.北方
西北方
东南方
东、西两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南、北两半球
参考答案:1. B
2. B
3. D
4.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的综合分析。
1.根据图示四地的地理位置判断:①(30°S,30°W);②(0°,0°);③(30°N,30°E);④(30°S,30°W);⑤(90°E,60°N)。
2.从南北方向上看,北回归线位于南回归线的北方;从东西方向上看:160°W位于160°E的西面。
3.图示中心为北极点,故P点较X点距离北极点更远,位于X点的南方,从东西方向上看,从X点看P点与自转方向一致,为向东。
4.北极上空,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故图示X位于25°W,属于西半球,P点位于5°E,属于东半球;故从X到P点从西半球进入东半球。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球运动及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