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水的运动》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A.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B.雨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 D.湖泊水补给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降水量季节集中在夏季,气温季节变化且最低月均温大于0°,可知该河流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该河流可能分布在长江流域。
小题2: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雨水补给。
小题3:读图可知,图中上侧柱状表示该地河流径流分配状况,则看图可知其径流量最低的月份出现在1月。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是
[? ]
A、海陆间水循环
B、内陆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生物循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图为长江流域一湖泊水位和TSS(TSS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图,流入为正流出为负。读图回答各小题。
小题1:引起该湖泊TSS通量季节变化的直接原因有
①流域内降水变化?②湖水流向变化
③上游地区植被破坏?④当地围湖造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关于该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加
B.航道深度增加,湖泊航运条件得以改善
C.TSS通量为负值时,湖水补给河水
D.河流枯水期时,TSS通量以流入为主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为长江流域的一湖泊,属于季风气候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夏季为丰水期,河流的水位高于湖泊,则河流补给湖泊,河流会带来泥沙注入湖泊,湖泊TSS通量为正值;冬季为枯水期,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湖泊补给河水,湖泊水含的泥沙量小,湖泊TSS通量为负值。因此湖泊TSS通量季节变化的直接原因与流域内降水变化 、湖水流向有关。
小题2:冬季为枯水期,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湖泊补给河水,湖泊水含的泥沙量小,以流出为主,湖泊TSS通量为负值。湖泊的泥沙淤积会影响通航能力,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调节洪水的能力,因此A、B有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水利研究部门实验室模拟同一降水过程中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四条曲线: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依次对应的序号分别是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④、①、③
D.①、③、④、②
小题2:防治城市暴雨时发生内涝的最有效措施是?
A.保护城市原有湿地
B.提高地面透水能力
C.扩大城区绿地面积
D.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小题1:根据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地下径流受降水的影响小,径流最稳定,④为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水库具有调节径流作用,河流的流量变的平稳,③为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城市化使得地表硬底化,下渗作用小,径流短时间集中河流中,洪峰高,①为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①为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选C。
小题2:内涝形成的原因除了降水量大等自然条件,主要的是由于城市化导致,城市化地表硬底化,下渗作用少,所以必须人口强化下渗作用,即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甲国工业发达,钢铁工业是该国的骨干产业之一,其中80%以上的钢铁产品出口。下图为甲国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表:甲国能源种类及总量(单位:10亿 kwh)
| 能源种类 | 石油及产品 | 核电 | 生物燃料 | 水力 | 热泵 | 风能 | 总量 |
| 1970年 | 350 | 0 | 45 | 41 | 0 | 0 | 457 |
| 2006年 | 205 | 190 | 113 | 61 | 6 | l | 620 |
参考答案:
(1)来自大西洋的西风输送大量热量;北大西洋暖流增温作用,使G港沿海水温较高,终年不冻。(4分)
(2)有丰富的铁矿;境内多河流湖泊,水资源丰富;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工业发达,技术先进;多海港,海运便利;国际市场广阔。(任答五点得10分)
(3)变化特点:石油等化石能源在能源体系中比例逐步减少;可再生能源总量增大;核能比例提高,出现新的能源(如风能)等。(6分)
影响:减轻大气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变暖。(4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图示区域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来自大西洋的西风输送大量热量,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温作用影响,使G港沿海水温较高,终年不冻。
(2)图中甲国是挪威,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境内多河流湖泊,水资源丰富。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该国是发达国家,工业发达,技术先进。海岸线曲折,多海港,海运便利,国际市场广阔。有利于钢铁工业发展。
(3)根据材料二表格,甲国石油等化石能源在能源体系中比例逐步减少,可再生能源总量增大,核能比例提高,出现风能等新能源。石油等化石能源减少,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变暖。
考点:港口不冻的原因,区域工业发展的条件,区域能源结构变化特点及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水的运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