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卷《大气受热过程》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八)
A.A1 B.B1 C.C1 D.D1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①②两地海拔相差2500米,由高度每相差100米气温相差0.6℃,可知两地的气温相差15℃。
小题2:①地的辐射A1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吸收较少,因此A1以可见光为主。
小题3:①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比②地多,所以A1>A2。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大气热力作用的关系图,并调用课本相关知识内容,难度一般。本题还可结合保温作用设计试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以下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
A.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太高
B.臭氧能够防止紫外线对地表生物的危害
C.夜晚多云比白天多云气温高
D.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暖是大气逆辐射的作用,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根据材料和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8分)
希望中学地理实验小组对某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环境进行观察测算,得到了白天(晴天)6:00至18:00的温升数据并绘制了图1、图2(基准温度取某日平均温度)。
材料一 几种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
| 下垫面 | 道路(沥青) | 混凝土 | 砖 | 石 |
| 吸收率 | 0.8~0.95 | 0.65~0.9 | 0.6~0.8 | 0.65~0.8 |
| 下垫面 | 土壤 | 沙漠 | 草 | 水 |
| 吸收率 | 0.6~0.95 | 0.55~0.85 | 0.74~0.84 | 0.9~0.97 |


参考答案:
(1)影响: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小的小区的温升幅度(作用)要小于吸收率大的小区。原因:吸收率小的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少,因此它通过地面辐射和对流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较少,引起的温升幅度小。
(2)关系:风速与热岛强度(温升幅度)呈负相关。
原因:风速越大,空气流动性越强,由风带走的热量也越多,因而风速大有助于减弱建筑群的“热岛效应”;风速小则相反。(答案合理即可)
(3)①尽量使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小的建筑材料,避免采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大的沥青、混凝土来铺装全部地面;②增加绿地和水面,以增加下垫面热容量(减少地面辐射量);③通过合理布置小区建筑物(建筑密度布局要适当),加强小区的自然通风,有利于城区的热量散失到郊区,从而有效改善小区“热岛效应”。(答案合理即可)
本题解析:
(1)结合材料二中的图文信息,可判断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的吸收率与小区温升的关系。大气增温的热源主要来源于地面辐射,不同下垫面,热容量不同;利用该原理可分析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升的影响。
(2)读图可得出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空气的流通可带走热量,根据该原理可分析出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
(3)该题具有一定开放性,答案合理即可,但必须与实验小组研究成果有关。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太阳对地球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