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卷《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该河段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①处容易淤积,②处适合航行;受惯性的影响,③处受到冲刷,④处淤积。该河段的主航道位于②③。
【小题2】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降水少,河道浅,航运量最少。
【小题3】河流的河水主要来自夏季南方的暖气团向北推移,冷暖气团交汇形成的降水。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单位:米)。
材料二《现代汉语词典》:“泾渭分明”指的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
(1)简析河流在A、B两地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6分)
(2)从地形、地质、水文特征等角度简析渭河干流图示河段不宜建设水电站原因(8分)
(3)简要说明泾河清澈的自然原因以及渭河浑浊的人为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A处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沟谷地貌。(3分);B处河流水流平缓,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河谷冲积平原(3分)
(2)地处渭河平原,地势平坦,落差小,水力资源不丰富(2分);地处平原,不利于建大坝(2分);地质条件不稳定(2分);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2分)。
(3)泾河虽从黄土高原流下来,但它已经切到了黄土下的基岩上,所以河水是清澈的(2分)渭河上游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2分);加上生产生活废水的大量排放,因此河水是浑浊的。(2 分)
本题解析:
(1)等高线的疏密程度代表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河流落差大,侵蚀作用明显;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河流落差小,沉积作用明显。
(2)渭河平原地势平坦,一方面水能资源不足,另一方面不适合修建大坝;渭河平原为地堑构造,地质条件不稳定,不适合建大坝;渭河含沙量大,修建水库后容易造成泥沙淤积,水库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3)流经黄土高原的大部分河流干支流含沙量大,是由于表层黄土土质疏松,易被侵蚀,而泾河河道较深,已经侵蚀到黄土层以下,所以较清澈。渭河流域主要是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加上水污染,使河水浑浊。
考点:流域开发和生态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新疆某局部区域图(图A)材料二:图A中甲→乙河段流量变化图(图B)
(1)棉田分布区的地貌类型是___________,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2分)
(2)棉田分布区土地盐碱化严重,描述其形成过程。(4分)
(3)描述甲→乙河段的流量变化,并分析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冲积扇(洪积扇)(1分) 流水沉积(流水堆积)(1分)
(2)不合理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2分);该地降水少,蒸发旺盛,盐分在地表积累(2分)
(3)先增加(1分),原因是冰雪融水补给(1分);然后减少(1分),蒸发、下渗、灌溉等用水增多(1分);最后突然增加(1分),有支流汇入(1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棉田分布在河流出山口处,地貌类型是冲积扇或洪积扇。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沉积或流水堆积作用。
(2)图示区位于内陆干旱区,蒸发旺盛,由于不合理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该地降水少,蒸发旺盛,水分蒸发后,盐分在地表积累,导致土壤盐碱化。
(3)甲段位于河流上游,冰雪融水补给较多,流量先增加。然后流经棉田区,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蒸发、下渗、灌溉等用水增多,径流减少。到乙河段,有支流汇入,径流突然增加。
考点:区域地貌类型及成因,土地盐碱化过程,河流水文特征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图示意),其成因是
[? ]
A.侵蚀—搬运作用
B.搬运—堆积作用
C.风化—侵蚀作用
D.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据图回答1~2题。? 
1.以上“天生桥”在成因上最相似的是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喀斯特溶蚀桥的形成与下列哪种物质循环无关
[? ]
A.地壳物质循环
B.碳循环
C.水循环
D.氮循环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球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