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图为我国省级行政区1995--2003年各地区净迁移人口(停留期间90天以上的迁入和迁出人口差值)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图(未包括港、澳、台统计资料)。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各省级行政区2.以下省区人口迁移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迁人量由东至西递减
B.人口迁出量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C.直辖市以人口迁入为主
D.少数民族自治区以人口迁出为主
E.江西人口迁出的主要原因是红壤贫瘠
F.四川人口迁出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不便
G.新疆人口迁人的主要原因是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H.北京人口迁人的主要原因是政策鼓励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1.通过图示分析,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吸引大量的人口迁入,西部人口迁出较多,但新疆能够吸引人口迁入。四个直辖市人口都变现为迁入。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新疆地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主要原因是资源的开发和西部大开发。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图表示人口增长变化特点.其中易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的阶段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阶段模式的转变。图中丁阶段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的变化,对我国人口的影响是
①人口流动的数量增加?②人口数量减少?③人口素质提高?④初婚年龄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四海为家”是人口流动的一种体现,也是人口开放素质的一种表现,在接触不同文化的同时人口的素质也在不断的提高。
考点:主要考查了人口流动及带来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人口流动及带来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图是上海市某区域住房价格各因素的影响权重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1.该区域二手房价格受交通条件的影响权重只有6.42%,新房价格受交通条件影响权重仅为0.67%,这可能是该区域2.有关该区域房地产管理与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密集
B.环境质量好
C.交通便利
D.繁华程度高
E.基础设施决定二手房价格
F.房地产开发商关注环境质量
G.地理位置对二手房、新房的影响差异较大
H.人口状况对二手房、新房的影响差异较小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题干信息反映该区房屋价格受交通条件的影响权重较小,说明该地交通便利,交通不是购房者着重考虑的因素。
2.由图可知,市场供求决定了二手房价格。环境质量对新房价格影响较大,故房地产开发商应充分关注环境质童。地理位置对二手房的影响权重为14.02%,对新房的影响权重为16.07%,差异不大。人口状况对二手房、新房的影响差异较大。故选B项。
考点:本题考查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认真读图分析,答案即可从图示中获得。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如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1.阶段Ⅰ中,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2.阶段Ⅱ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①交通通达度差 ?②地价昂贵 ?③污染严重 ?④远离商业中心3.城市发展到Ⅱ阶段,城市中心便会衰退。20世纪80年代西方一些国家为了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衰退,实行了城市复兴计划——再城市化。下列措施符合再城市化的是
A.初期阶段
B.郊区城市化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
E.①
F.②③
G.①②③
H.①②③④
I.采取行政手段,将人口迁入大城市
G.发展纺织、电子装配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改善城市中心环境,大力发展城市旅游业
参考答案:1. A
2. B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中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看,在阶段Ⅰ,城市的人口分布特征为:距市中心越近,人口密度越大,逐渐向郊区递减;这是城市化初期人口分布的显著特点。城市化进程正处于初期阶段。
2.阶段Ⅱ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是逆城市化的主要表现,逆城市化的原因:一是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而市中心地价上升,环境污染严重,郊区环境优美;二是郊区和小城镇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3.城市化成熟阶段,城市环境问题突出。为实现再城市化必须改善城市中心环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调整产业结构。故C。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本题考查我国城市化所处的阶段。学生只要掌握城市化的基本发展过程、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和逆城市化的原因等相关内容,解题关键是掌握不同阶段的特征,注意读图比较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