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A.18小时30分钟 B.16小时30分钟 C.13小时30分钟 D.22小时30分钟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死亡人数与震级有关系,但主要受震源深度影响;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震源发生在岩石圈,不在软流层;汶川地震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海地和智利地震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甲、乙纬度大致相差54°,根据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111千米计算,可知C正确。
【小题2】海地位于西五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救援队起飞时海地时间为当地13日7是30分,到达时海地时间为14日2时,飞行时间为18小时30分,选A正确。
【小题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智利地震虽然震级大,但是震源深度大,所以烈度较小;玉树地震发生在白天;人口密度较小,造成的死亡人数少。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考点:地震相关知识;时间计算;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某月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 )
A.甲群岛受低压控制
B.乙岛屿盛行西南风
C.正值南半球的冬季
D.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
【小题2】图中( )
A.①地与③地的自然带相同
B.②地附近海域有著名渔场
C.从②地出发向北可达④地
D.④地位于环太平洋灾害带
【小题3】图中农业
A.①地的限制因素是水源
B.②地农产品商品率较低
C.③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D.④地农业生产规模较小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中等压线的分布,结合海陆轮廓判断,陆地气压低,海洋气压高,说明北半球此时是夏季。根据等压线数值,甲群岛受高压控制,A错。夏季,乙岛屿受副热带高压控制,B错。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正值南半球的冬季,C对。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D错。
【小题2】根据海陆分布位置,①地与③地的自然带相同,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A对。②地是孟加拉湾,附近海域没有著名渔场,B错。从②地出发先向北,后向南可达④地,C错。④地位于大西洋沿岸,D错。
【小题3】图中①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的限制因素是光照,A错。②地位于孟加拉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多,人口密度大,农产品商品率较低 ,B对。③地土地荒漠化严重,宜退耕还林、还草,C错。④地是美国,农业生产规模大,D错。
考点:等值线图,高低大气活动中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区域农业发展的特征。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史籍曾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巳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太阳活动现象发生在
A.内部圈层
B.光球层
C.色球层
D.日冕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文中提到的太阳活动为太阳黑子,太阳黑子发生在明亮的光球层。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本题还可考查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与太阳活动周期等知识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问题
【小题1】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
A.东经70º
B.东经90º
C.西经70º
D.西经:110º
【小题2】此日在 (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西半球经度从20 ºW—160 ºE.又是夜半球,平分夜半球的0时经度是70 ºE,直射点的经度就是12时的经度,所以直射点的经度是西经110º。
【小题2】根据地球公转的位置可知,是秋分的光照图。所以在9月23日前后。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下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__,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是_____ __。
(2)此时,90°E的地方时是___ __时,北京时间是__ _____时。
(3)该季节我国东部盛行风向为 ___。
(4)此时,赤道与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 ( )
A.45°E、135°W B.0°、180°
C.135°E、45°W D.60°E、120°W
(5)此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
A.节气为北半球冬至日 B.黄赤交角略微增大
C.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小 D.北京的黑夜时间的长度比悉尼短
参考答案:(1)23°26′S ,北极圈及其以北 (2)12、14 (3)西北 (4)B (5)A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人口与城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