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通常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的三个数据是
A.经度、距离、海拔
B.经度、相对高度、海拔
C.经度、纬度、海拔
D.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通常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就是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海拔。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有?
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②人均国民收入?③对外贸易总额?④三大产业产值比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新华网联合国2008年5月14日电: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14日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第16届会议高级别部分部长会上发言,呼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荒漠化挑战。各方应切实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提高自身应对干旱、防治荒漠化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据此回答问题。1.结合材料判断下列有关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2.下列现象不属于荒漠化范畴的是3.关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4.材料中提到应对荒漠化,各国要提高自身应对干旱、防治荒漠化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②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切实履行好政府的职能
③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
④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
A.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B.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弱的国家之一
C.我国的荒漠化问题是刚刚开始出现的
D.世界荒漠化问题已基本得到治理
E.沙质荒漠化
F.石质荒漠化
G.次生盐渍化
H.过度开垦化
I.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
G.是简单的荒漠扩张过程
气候因素,特别是降雨量的变化,影响荒漠化进程
荒漠化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形成的
①②③
②③④
①②④
①③④
参考答案:1. A
2. D
3. A
4.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荒漠化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2.荒漠化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3.荒漠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和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4.本题考查荒漠化的治理措施。应对荒漠化,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切实履行好政府的职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
考点:本题考查荒漠化的含义、荒漠化形成的原因、产生的危害及综合治理的措施。
点评:本题以以某区域荒漠化现象为背景,考查荒漠化的成因及治理措施,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荒漠化的防治措施包括: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30日6点45分,飓风“桑迪”在新泽西州登陆,截至11月4日上午,飓风桑迪已导致美国113人死亡,联合国总部受损。图为飓风“桑迪”某时刻的影像图。据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飓风“桑迪”在新泽西州登陆时,纽约时间为2.上图采用的技术是:
A.29日17时45分
B.31日17时45分
C.29日6时15分
D.30日19时45分
E.GPS
F.RS
G.GIS
H.GIRS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北京时间(东八区)30日6点45分,与纽约时间(西5区),相差13个时区,纽约时间晚13个小时,即可知为29日17时45分。
2.飓风“桑迪”的气象云图是采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的,GIS主要是处理和分析地图等信息,GPS主要获得是空间位置信息。
考点:该题考查地方时的计算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图A是飞机航拍土地利用图,圆圈内为农田。图B是该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题。
1.影响该地农田空间分布形态的最直接原因是2.影响该地每月日平均日照时间季节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人口密度
B.灌溉设施
C.土壤肥力
D.河流分布
E.昼夜长短
F.天气状况
G.海陆位置
H.地形地势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该地最冷月温度低于0 ℃,为温带气候,且该地降水量不大,气候干旱,可判断图示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农田呈圆形,是因气候干旱,采用节水的喷灌方式。选B正确。
2.由图可以看出:该地每月日平均日照时间夏季长,冬季短;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日照时长;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日照时短,A正确。夏季降水多而日照时长,B错;影响日照主要是纬度不是海陆位置,C错;地势高的地方时间时长,但图示地区看不出,D错。选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环境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