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A.南极圈出现极昼 B.北极圈出现极昼 C.南半球中高纬度昼长夜短 D.北京、伦敦、莫斯科、圣保罗昼夜平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日地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河流堆积物,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正确表示北半球自西向东流的河流河道剖面的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自西向东流的河流水流向南岸偏,则南岸受流水侵蚀严重,而泥沙淤积于北岸,故A图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图为地球部分光照图,读图后完成下列问题:(8分) |
参考答案:
(1)ABC
(2)(18°S? 0°)
(3)从南纬18°向南北两侧递减
(4)12小时
(5)正南、昼长24小时
(6)25
(7)西北方向
本题解析:(1)由图可知72?N及其以北形成极夜,因此为冬半年,是考查南极洲最佳的时期。四者中只有黄河站位于北半球。故选ABC。(2)由72?N及其以北形成极夜,可知太阳直射18?S,此进甲地为形成极夜的分界点,因此为12点,经度为0?,因此直射点坐标是(18°S? 0°)。(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即由直射点向南北两点递减,而此时太阳直射18°S,因此由18°S向南北递减。(4)由乙所在纬线与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差为90?,可判断为赤道,因此昼夜平分,为12小时。(5)甲地对称点也即形成极昼的分界点,恰好过了极点,看到太阳正好来自极点,因此看到太阳为正南方,昼长为24小时。(6)由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可算出47 °N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47 °+18°)=25°,挂式热水器即为25°。(7)根据夏半年太阳从东北升,西北落;冬半年东南升,西北落。而此时为冬半年,因此东南升,影子朝西北方向。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区域年太阳总辐射量(单位:亿焦耳/米2·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①处年太阳总辐射量等值线向南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类活动
B.地形
C.湖泊
D.洋流
小题2:8月1日,②地日出、日落时物体影子的朝向分别是
A.东北、西北
B.西南、东南
C.西北、东北
D.东南、西南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①处年太阳辐射量等值线向南弯曲,说明该地比同纬度地区年太阳辐射量少。该图为北美洲,①处为五大湖区,空气湿度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因此比同纬度地区年太阳辐射量少。
小题2:8月1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故②地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分别为西南、东南。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大气的热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