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 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表示该区域某产业的输出额占一定区域市场的比重,产业竞争力系数越大,产业竞争力也越强。产业竞争力系数可以衡量产业转移的动态趋势。读甲乙两地区某产业竞争力系数变化图及上海与浙江制造业在全国的竞争力系数比较表。回答1—2题。

甲乙两地区某产业竞争力系数变化图
上海与浙江制造业在全国的竞争力系数比较表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区在T1时开始输出该产品
B、在T2时,甲地区开始向乙地区转移该产业
C、甲地区在T1和乙地区在T3该产业的输出额是相同的
D、T3到T4期间,该产业可能向其他地区转移
2、根据表格,关于1990年—2003年期间说法正确的是
[? ]
A、上海的家具企业规模一直小于浙江
B、皮革和文体用品可能存在从上海向浙江产业转移
C、浙江省一直输出表中制造业的产品
D、上海的产业均有向浙江转移的趋势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也是(?)
A.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B.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C.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D.河流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界线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该线也是① 黄土高原的南界② 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③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④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⑤ 亚热带长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⑥ 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⑦ 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⑧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故AB项符合。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目,较为简单。学生熟练掌握中国主要地理分界线即可轻松解答。
中国主要地理分界线:
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中国地势阶梯界线
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中国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格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口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4、中国气候界线
(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5、中国河流界线和分水岭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6、中国三大自然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7、中国自然地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秦岭~淮河(1月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② 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3200℃等值线。
③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8、中国农业活动界线
(1)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水田区与旱作区的界线:秦岭~淮河。
9、中国行政区界线
(1)南疆与北疆的界线(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天山。
(2)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线:巫山。
(3)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线:武夷山。
(4)广东省与湖南省的界线:南岭。
(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线:昆仑山脉。
(6)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线:祁连山脉。
(7)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界线:大巴山脉。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关于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日趋复杂,产业由扩散走向集聚
B.区域内部人地关系仍然基本协调
C.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有些区域形成城市群或工业带
D.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产业结构日趋复杂,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A项错误;人类对资源开发规模越来越大,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强烈,D项错误;人类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引发很多环境问题,使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十分紧张,人地关系不协调的现象越来越明显,B项错误。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随着产业规模扩大,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有些区域形成城市群或工业带。故C为正确选项。
考点:区域发展成长阶段的特点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区域发展初期阶段特点的认知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08年以来,全球IT产业巨头惠普、宏基笔记本电脑落户重庆,100多家电脑零部件企业入驻重庆,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整体+配套”的产业集群。读该图完成问题。

小题1:重庆吸引IT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①劳动力丰富?②水源充足?③地价低廉?④水运便利?⑤政策优惠?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小题2:有关IT产业转入对重庆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促进产业升级
B.导致产业结构单一
C.失业人口增加
D.促进矿产资源开发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组合选择题可采取排除法,水源和水运对IT产业的布局影响不大,故选B项。
小题2:IT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故IT产业的迁入有利于迁入地的产业升级,增加就业,促进经济的发展。故选A项。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A.怒江
B.雅鲁藏布江
C.澜沧江
D.额尔齐斯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我国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东部外流区,内流区河流较少。我国大部分外流河注入太平洋,其余小部分注入印度洋和北冰洋。流入北冰洋的河流只有一条:额尔齐斯河。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