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长江三峡地区的地质构造图”,回答18~20题。

18.图中④所示的地质构造及峡谷(或宽谷)是 …()
A.背斜、巫峡
B.向斜、大宁河宽谷
C.断层、香溪宽谷
D.褶皱、西陵峡
19.对该地区地理环境的正确描述是()
A.处于亚热带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B.山麓地带分布有大片的柑橘林
C.聚落形态多为团状
D.山中栖息有大量的大熊猫
20.三峡大坝建于图中的()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参考答案:18.D 19.B 20.D
本题解析:图中①处为瞿塘峡,②处为巫峡,③为香溪宽谷,④为西陵峡。从地质构造上看,三个峡谷均为背斜,三峡大坝建于④处。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是()
A.防洪
B.发电
C.航运
D.供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长江中下游历来是我国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洪灾给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了众多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因此,防洪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 题。

8.图中湖泊的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
A.冬季? B.秋季? C.春季? D.夏季
9.现在发现图中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的原因推测中,最不可能成立的是(?)
A.人口增长迅速? B.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
C.水源污染严重,且难治理? D.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发展粮食生产
10.与华北平原相比,图中绿洲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A.太阳辐射强? B.热量充足?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
参考答案:8.D? 9.C? 10.A
本题解析:认真判读地形、河流的特征,理解绿洲的分布规律,可知该区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降水少,河流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与气温关系密切;导致荒漠化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A、B、C三图,回答问题。
?
A


(1)A、B、C三图都表示我国不同地区的立体农业模式,其中A模式分布在________地区,B模式分布在____________地区,C模式分布在______________地区。
(2)A、B、C三种立体农业模式,在国土整治中都遵循的共同原则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三种模式的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
(4)A、B、C三种立体农业模式,有哪些经济和环境效益?
参考答案:(1)黄淮海平原的低湿地 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 珠江三角洲水网密布
(2)因地制宜(治水)
(3)鱼塘—台田模式 千烟洲立体农业模式 基塘农业模式
(4)使我国的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的集约化经营发展,形成商品性农业和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势农产品商品基地。最大限度地将资源优势转向经济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正确协调人地关系,建立良性生态循环,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改善生存环境。
本题解析:该题综合考查了我国在国土整治过程中的三个成功的整治措施。三种不同的立体农业模式都是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而建立的。A图是黄淮海平原的鱼塘—台田模式,B图是南方丘陵山区的立体农业模式,C图是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模式,这三种农业生产模式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而且遵循自然规律,建立了良性循环,改善了生存环境。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关于立体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用材林—经济林—果园—农田—鱼塘模式
B.都是果(蔗)基—鱼塘模式
C.都是以地貌为基础,结合气候等要素创建的
D.黄淮海平原的鱼塘—台田不算立体农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不同的地形、地貌,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有不同的立体农业的模式。但无论哪一种立体农业的模式都是以地貌为基础,结合气候等要素创建的,如用材林—经济林—果园—农田—鱼塘模式、果(蔗)基—鱼塘模式、鱼塘—台田模式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