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铁路线交汇处,下列城市正确的是

A.兰州
B.西安
C.郑州
D.徐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京广线和陇海线交汇处是河南的郑州,正确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做法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A.将能种植粮食的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B.积极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浇灌技术
C.在大湖泊周围将部分水域改造成良田,解决人多耕地少的矛盾
D.在山区的陡坡修梯田,提高粮食总产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最终的目的。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阶段性原则。积极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浇灌技术,节约利用水资源,属于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5分)

(1)简述图中A地区河流的水系特征。
(2)举例说出图中所示地区的内力作用及其具体表现。
(3)依据图中信息,指出云南东川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并分析其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云南元阳的哈尼族人利用当地“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条件,改造坡地,修建梯田,在梯田上方拦腰筑沟,通过引水、冲肥至梯田,种植水稻,创造了独特的农耕文明奇观。下图为元阳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和梯田景观图。

(4)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说明哈尼人“山上种树、山腰居住、山下种田”的优点。
参考答案:
(1)河流干流自北向南流;并列分布;落差大;流域面积小。(4分)
(2)地壳运动:多褶皱山,地震频繁;岩浆活动:有火山分布,有色金属丰富;变质作用:有大理岩(或变质岩)分布。(4分)
(3)有色金属工业。铜矿(或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原料充足;临近水电站(和煤矿),动力充足(或能源丰富);靠近河流,水源丰富;临近铁路,交通便利。
(4分)
(4)山上种树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山腰冬暖夏凉,水源洁净,适宜居住;山下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水、肥可顺地势自流至农田,利于水稻种植。(3分)
本题解析:
(1)读图,图中A地区流经我国的横断山区,受地形影响,河流干流自北向南流,南北并列分布。水流从第一阶梯落到第二阶梯,落差大,受峡谷地形影响,流域面积小。
(2)本区地震频繁,因地壳运动,板块间 的水平挤压,导致多褶皱山。图例显示,本区有火山分布,有色金属丰富,说明岩浆活动较多。根据图例,本区中有大理岩(或变质岩)分布,说明岩石发生变质作用。
(3)读图,根据图例可以判断,东川铜矿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原料充足。附近有水电站和煤矿,发展有色金属冶炼的动力充足(或能源丰富)。靠近河流,水源丰富,工业用水方便。临近铁路,交通便利,便于产品的运输和对外的联系。
(4)在山上种树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山地的水土流失,保持水土。山腰冬暖夏凉,污染少,水源洁净,适宜居住。山下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水、肥可顺地势自流至农田,利于灌溉和排水,适于水稻种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人类作用于环境最深刻、最集中、污染最严重的区域是
A.林区
B.牧区
C.乡村
D.城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污染最严重的区域。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生态园的生产体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产体系的主导企业污染大气严重
B.该生产体系的主导企业靠近消费市场
C.该图中的农业地域类型属混合农业
D.该图中的农业地域类型属种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