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是某城市内部和对外联系路线图,据图回答1-2题。

1.按地租水平高低排列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甲>乙>丁?
D.乙>丁>甲>丙
2.甲、乙、丙、丁四地中,最不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是“伦敦的城市规划布局”示意图,由此判断伦敦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属于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块状模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图可以看出伦敦的城市地域结构由内到外划分了四层地域圈,即内圈、近郊圈、绿带圈与外圈。大伦敦的规划结构为单中心同心圆封闭式系统,其交通组织采取放射路与同心环路直交的交通网。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时根据所学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对照伦敦的城市规划布局示意图进行分析即可。主要锻炼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
【知识总结】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1.同心圆模式: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的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而成。
2.扇形模式:在小汽车这种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
3.多核心模式: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核心点,围绕这些核心点,以同样强度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
水灾害的现象。请你结合材料帮助回答。
材料一?北京市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相关数据比较表(mm)

(1)比较北京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年降水量的差异并说明原因。(6分)
(2)从表中数据变化推断北京城市中心区易发生的灾害及成因。(6分)
材料二?近年来,北京市在一些人行道改造过程中,采用了质量很好的透水砖代替釉面
砖、水泥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可呼吸地面”。

(3)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甲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2分)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
(4)这种做法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①有利于大气降水下渗形成地下水
②防止路面结冰,影响通行? ③美化环境,减弱噪声 ④增加城市地面和空气的湿度(2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材料三?城市洪水除了造成内涝,还容易使水资源流失短缺,北京就是用水紧张的城市
之一。2008年北京市总用水量中,地表水5.7亿m3(16%)、地下水23.4亿m3(66%)、
再生水6.2亿m3(18%),再生水利用量首次超过地表水。
(5)读“1990~2005年北京市用水量(比例)变化情况图”(图乙),指出北京市1990年以来用水量比例变化的趋势,并简析用水量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10分)
参考答案:
(26分)
(1)城市中心区降水量多于郊外平原区(2分);城市“热岛效应”使气流上升更加旺盛(2分);城市上空排放的大量烟尘,使凝结核增多。(2分)
(2)城市内涝(2分);城市硬化面积大,雨水下渗量少(2分),使地表积水量增大,超过了排水能力。(2分)
(3)B(2分)
(4)D(2分)
(5)农业、工业用水量比例趋于下降(2分),生活用水比例上升(2分)。生产结构的调整、方式的改进(2分),节水技术的推广,再生水利用的增加,使生产的单位用水量和总用水量比例不断下降(2分);人口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活水平提高,使生活用水量持续上升。(2分)
本题解析:
第(1)题,由城市热力环流可知,市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多降水。?
第(2)题,城市化使城区内硬化路面增多,地表径流量增加,发生洪涝的次数增多。?
第(3)题,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使下渗量增多。?
第(4)题,采用“可呼吸地面”对②③项影响不大。?
第(5)题,各类活动用水量的变化可根据曲线的变化得出答案,随着工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工农业用水量减少,城区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使生活用水增加。
点评:本试题考查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产生的原因等知识点,难度不大,题型较新,结合材料,不难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1表示各类用地付租水平与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图2表示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分布,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各类功能区的排列顺序与图1中甲、乙、丙、丁对应的是
[?]
A.商业、住宅、工业、城郊农业
B.商业、工业、城郊农业、住宅
C.工业、城郊农业、商业、住宅
D.城郊农业、住宅、工业、商业
2.图2地租等值线的分布并不是规则的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凹凸。下列解释不够合理的是
[?]
A.交通干线附近地租较高
B.交通通达度好的地方地租较高
C.距离市中心近的地方地租较高
D.郊外由于空气新鲜地租较高
参考答案:1.A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四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完成16~17题。

小题1:本世纪以来,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分别是
A.甲、丁
B.乙、丁
C.乙、丙
D.甲、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