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A.1月 B.5月 C.7月 D.11月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故判断P点所在经线与M点所在经线为180°和0时;图示晨昏线与70°纬线相切,M为切点,故M点为0时或12时,两者结合判断M点为0时,P点为180°经线,故M点应为夜半球的平分线,即图示PMQ以北地区为夜半球,Q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点;则判断70°S以南出现极昼,故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S;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应为12时所在经线,根据P为180°经线,M为0时,Q为6点,故图示1格经度差为30°,故M点的经度为120°W,则计算12时所在经线为60°E。
小题2:太阳直射点位于20°S,根据3个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纬度范围约23.5°,故判断20°S与太阳直射23.5°S的冬至日(12月22日)大约相差半个月,故判断可能为1月份。
小题3:赤道上的夜半球应为18:00---6:00;根据120°W为0时;计算18时为150°E;6时为30°W;故夜半球范围属于东半球部分为150°E---160°E,跨经度10°;属于西半球部分跨经度170°,故选A项。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日期分界线图上的180°和0时;晨昏线分布图上时间0时、12时、6时、18时的位置的综合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每年东非高原上几十万头角马、斑马等野生动物发生周期性的大迁徙。造成东非高原野生动物大迁徙的根本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水循环运动
D.地壳的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食草动物主要是逐水草而居。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热带草原气候受信风带和赤道低压带交替控制。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的草原受赤道低压控制,多雨草原茂盛,动物迁往北半球;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的草原带受信风带影响干燥少雨,草原枯黄,动物南迁到南半球。造成东非高原野生动物大迁徙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公转形成的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选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根据地球运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运动方向的是
小题2:从“六一”到“七一”期间,以下关于太阳直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北半球,向北移动
B.太阳直射南半球,向北移动
C.太阳直射北半球,先向北后向南移动
D.太阳直射南半球,先向南后向北移动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综合分析。
小题1: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故A、B图示错误;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则C图正确。
小题2:6月22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故从6.1日到7.1日,太阳直射点始终位于北半球,并先向北移,再向南移。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图中M、N分别为EH、HF的中点,H日该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时段中,北京昼长夜短
且昼越来越短的是
A.EM
B.MH
C.HN
D.NF
小题2:据图可推知,该地
A.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B.可能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
C.气候受东南信风的影响较大
D.气候终年受赤道低压影响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来看,该地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应该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该地E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是48°(),则该日应该为当地的冬至日,则H点为当地的夏至日,M、N分别为EH、HF的中点,应为二分日。根据当地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8°,可以算出该地的纬度为48°=90°-(X+23.5°),X=18.5°。若该地位于18.5°N,H日则为6月22日,此日正午太阳位于该地正北方,不符合题意。该地应该在18.5°S,H日为12月22日。北京昼长夜短且昼越来越短的时间应该是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的时段,应为图中的EM时段。
小题2:根据上题分析,该地位于18.5°S,气候受东南信风的影响较大,故选C;热带地区四季变化不明显,排除A;南半球没有热带季风气候,排除B;赤道低压常年控制地区为南北纬10°之间,排除D。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晨昏线上
A.时刻相同
B.日期相同
C.昼夜长短相同
D.太阳高度相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晨昏线特点:(1)太阳高度角为0;(2)平分地球,过地心;(2)平分赤道,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6:00,昏线为18:00。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工业生产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