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2009年l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结合下图,回答问题。(7分)

(1)从1900年到2000年,全球气温呈 趋势,大气中C02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呈 (正或负)相关。
(2)大气中C02含量呈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3)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公众积极参与。作为一名中学生,在这方面你能做些什么?(两点即可)
参考答案:(7分)
(1)上升 (1分)上升(增加) (1分)正 (1分)
(2)大量燃烧矿物能源 (1分)破坏森林 (1分)
(3)节约能源(具体行为也可);保护森林(或植树造林);不用一次性木筷;乘公交车(或步行)出行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酌情给分。只要答出两点即可给满分) (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
2、填空题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下图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回答题。

(1)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多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__________。
(2)在赤道至南,北纬30°之间,多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海拔最高的地区是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纬90°附近,有半年极昼现象,为什么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最低?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下图,从锋面和气旋形成的原理分析,为什么北纬60°附近多锋面、气旋?
参考答案:(1)①②③
(2)赤道,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气流影响,多对流雨。南、北纬30°地区,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影响,干旱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3)纬度高,太阳高度小,陆地冷却快,终年气候严寒。
(4)暖湿西风气流与冷干极地东风气流在北纬60°相遇,易形成锋面,暖湿西风气流上升,终年低压,易形成气旋。
本题解析:(1)比较全球气温、降水量分布的基本特征,全球气温分布规律:自低纬向高纬递减,故判断②为气温曲线;全球降水量分布的基本规律:赤道地区降水量最为丰富,副热带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降水少;中纬度的西风带和副极地低压带控制地区,降水量较丰富,故判断③为降水量线,则①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2)结合上题分析,赤道地区由于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量丰富;平均雪线高度最高的是副热带地区,由于副热带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量少,且气温高,故雪线高。(3)雪线高度主要从气温和降水量丰富,南极地区,降水量少,故雪线低,应从气温分析。(4)直接根据图示60°附近的冷暖空气交汇而形成的极锋和上升气流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全球的气温、降水量分布的基本规律,并能结合降水量和气温高低判断对雪线高度的影响等内容,注意从图示提取有效信息。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3)
材料一 北美部分地区七月等温线(单位:℃)图。

材料二 上图中N地与欧洲同纬度某地气候资料表。

(1)图中等温线M的值为 ℃,请说出判断理由。(6分)
(2)与同纬度欧洲某地比较,N地气候具有明显的 (海洋、大陆)性,请用材料二加以说明,并分析其成因。(11分)
(3)试简述图中R河对该国发展经济的有利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20(2分) M等值线为20℃~24℃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温线(2分);M等值线内为河流源地,海拔高,气温低(2分)。
(2)大陆(2分),N地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或N地气温年较差大)(2分),N地年降水量少,季节分配不均匀(2分)。成因:N地位于中部大平原,冬季受北冰洋寒冷气流影响气温低(2分),夏季受墨西哥湾(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气温高(2分),西部高大山脉(或科迪勒拉山系)阻挡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西风),受海洋影响小(2分)。
(3)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灌溉水源(2分),稠密的河网并与湖海相通,形成了发达的内河航运网,航运价值高(2分),支流流经山地,落差大(或支流水能丰富),有利于发展水电(2分)。
本题解析:
(1)仔细读图,根据图中等温线的数值变化结合当地的地形条件分析。由图可知 M等值线为20℃~24℃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温线,M等值线内为R河一支流的发源地,海拔比该支流与24℃等温线交点位置高,气温相对较低,根据同图等差原则,所以M的值为24℃-4℃=20℃。
(2)大陆性与海洋性一般从气温的年较差大小、降水的季节变化与降水量的多少方面分析。根据材料二可知,与同纬度欧洲某地相比,N地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大;N地年降水量少,季节分配不均匀。由图可以看出N地位于中部大平原,冬季受北冰洋寒冷气流影响大,气温低,夏季受墨西哥湾或者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大,气温高;西部有高大山脉(或科迪勒拉山系)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西风),受海洋影响小。
(3)河流对发展经济有利影响主要从发电、航运、灌溉、养殖等方面分析。R河是密西西比河,为美国最大的河流,水量丰富可以为工、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水源;图中显示该河河网稠密并与湖海相通,形成了发达的内河航运网,航运价值高;支流源于西部或者东部的山地,落差大,水能丰富,有利于发展水电,促进经济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等温线图、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流域的综合开发。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乙表示 (风带)其中序号⑤地全年受乙控制,⑤地气候类型是 ,对应的自然带是 。
(2)图中序号①表示 气候,其成因是全年受 气压带控制。
(3)图中甲表示 气压带,由其位置可判断北半球正值 季(冬或夏);
(4)图中丙处往往形成著名渔场,其成因主要是 。
参考答案:
(1)中纬西风带;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
(2)热带雨林;赤道低
(3)副热带高;夏
(4)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
本题解析:
(1)乙风带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为中纬西风带,序号⑤地位于40°—60°大陆西岸,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序号①表示的气候位于南北纬10°之间,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
(3)图中甲表示的气压带位于30°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图中的位置位于北纬30°以北,说明气压带、风带北移了,判断北半球为夏季,太阳直射点处于北移状态。
(4)图中丙处位于中高纬度的大陆东岸,位于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往往形成著名渔,如太平洋海域的北海道渔场和大西洋海域的北海渔场等。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理想大陆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气候的分布及成因,渔场的分布于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4年1月2日,受南极外围天气系统影响,雪龙号因救援俄罗斯科乘客大陆边缘的浮冰密集区而被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雪龙号被困时,可能位于
A.气旋南侧
B.反气旋南侧
C.气旋北侧
D.反气旋西侧